隨着房地產行業這些年的發展,有關房地產所暴露出來的一系列問題也更加明顯了。不少房企旗下都是有物業的,物業可以說是依附於房企而成長起來的,甚至不少物業比房地產開發還賺錢,但是物業服務水平越來越差,物業態度越來越不好,黑心物業太多,這一系列的問題,導致業主對物業有極大的不耐煩。除此之外,業主除了不願意交物業費之外,還對一種費用存疑,那就是公攤費用。全世界那麼多國家,沒幾個國家有公攤的說法,爲何作爲消費者,還要承擔公攤費用呢?

如今,希望取消公攤的聲音是越來越多了,除了物業費的收取,讓諸多購房者感到煩心之外,公攤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錢。房地產商爲了賺錢,無視公攤的規定,前幾年還出現了被官方點名的現象,那就是買100平米只得70平米的現象,過大的公攤害人不淺。

房價那麼高,買房本就不容易,卻有物業費、公攤費這些令人感到糟心的費用,對購房者來說,對開發商的意見也是越來越大了。但是,這幾年關於取消物業、取消公攤的聲音也越來越多了,但爲何,取消公攤卻是一件並不現實的事情呢?甚至關於住建部曾經建議,按照套內面積交易爲何也難以實行呢?只因這兩個原因。

首先,取消公攤爲何不現實?其實取消公攤,對於廣大購房者的意義就是這部分的錢不要購房者交了,這才叫做取消公攤。但這樣取消公攤,意見最大的除了開發商本身之外,還有廣大買過房的人。買過房的人已經交了這部分的錢,突然公攤取消了,對於他們來說自然是不公平的,他們的怒火如何澆滅呢?實行不好反而容易引發社會矛盾。所以,取消公攤並不是一件現實的事情,並且取消公攤不現實的理由也有很多。

除了對以前買過房的人不公平之外,取消公攤還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不能說取消就取消了,這關係到開發商的利益。能取消早就取消了,既然存在,就和物業一樣,如今是很難取消了。

其次,爲何按套內面積交易也難以實行呢?按照套內面積交易,直接受益者是廣大購房者,他們能清楚地知曉自己的錢花在哪裏了,不存在模糊的公攤面積了。但是按照套內面積交易的話,公攤部分的錢誰出呢?讓開發商出?他們自然也是不樂意的?那麼減少土地財政,那更是一件難辦的事情。所以,按照套內面積交易固然好,但是實行難度也非常大,如何公平,如何損失最小化,是有關部門該考慮的事情。

而作爲購房者,買房的時候要注意公攤具體的含義以及包含的範圍,不要被開發商白白坑了錢。

長期堅持創作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大家點個贊,以示鼓勵。喜歡我就關注一下哦,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