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團隊發表首份無症狀患者深度研究:排毒期長於有症狀患者)

中國團隊無症狀患者研究發佈:排毒期長於有症狀患者

無症狀感染者的全身免疫反應要遠低於有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的排毒時間要長於有症狀感染者。大部分無症狀感染者的肺部CT影像中發現異常。

關於無症狀感染者的免疫反應和傳播性一直受到高度關注,但此前針對無症狀感染者的相關研究信息較少。中國研究團隊日前發表了首份關於無症狀感染者基於免疫學和臨牀症狀的深度研究,透露了不同於以往的發現。

研究針對37名全程無症狀感染者的抗體免疫情況以及核酸排毒進行監測,得出重要的結論:無症狀感染者的全身免疫反應要遠低於有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的排毒時間要長於有症狀感染者。此外,他們在大部分(59%)無症狀感染者的肺部CT影像中發現了異常。

排毒期長

免疫反應弱

這項研究結果6月18日在《自然醫學》雜誌上在線發表,將對無症狀患者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參考。通訊作者是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重慶醫科大學研究員陳娟以及重慶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院長邱景富。

研究者通過對重慶萬州區核酸檢測陽性確診感染但14天后未發病的37名無症狀感染者,與有症狀感染者進行對比研究發現,這些無症狀感染者的平均排毒週期爲19天,長於有症狀感染者的排毒週期,輕症患者平均排毒週期爲14天。但研究者強調,排毒時長不能與病毒的傳染性相等同。

“對排毒期的定義,核酸採樣的頻率等都會影響排毒期的變化,更重要的是,檢測到病毒核酸不一定說明樣本中有傳染性的病毒存在,在基於核酸檢測結果評估潛在傳染性時應尤其謹慎。”研究者表示。

此外,免疫強度和持續時間也是倍受關注的指標。研究表明,無症狀感染者的免疫球蛋白G(IgG)的水平要遠低於有症狀的患者。在康復期的早期階段,40%的無症狀感染者IgG抗體檢測呈陰性;有症狀感染者康復期早期階段IgG抗體陰性比例僅爲12.9%無症狀患者的IgG和中和抗體出現下降的比例分別爲93.3%和81.1%,有症狀感染者的IgG和中和抗體下降的比例分別爲96.8%和62.2%。

另一個重要發現是,無症狀感染者體內產生的免疫因子的水平要低於有症狀感染者,說明其體內的免疫反應較弱。康復期早期的IgG和中和抗體的水平的降低可能對免疫策略和血清學調查產生影響。

無症狀肺部

CT

也有異常

不過無症狀患者並不代表沒得病。從影像學的發現來看,胸部CT掃描發現,37名無症狀患者中,有21人肺部影像都出現了異常,其中三分之二的人雙肺中的一個肺有異常。

研究者還指出,37名無症狀感染者佔到了178個樣本比例的超過20%,但這個比例並不能用於準確評估無症狀患者的整體規模,因爲這些無症狀患者是從高風險人羣樣本中識別出來的,並不是隨機抽取的樣本。要獲得無症狀感染者的真實比例,需要通過隨機篩查。而且由於某些病例可能被核酸檢測漏檢,暗示實際的無症狀感染的比例更高。

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轉化科學研究院主任埃裏克·託普(Eric Topol)教授在社交媒體上對此評論道:“這是首份針對全程無症狀感染者基於免疫學的深度研究。”

徐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感染及肝病科主任、疫情救治專家組組長顏學兵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最新的這項研究結果與以往的發現有所不同,比如無症狀感染者的排毒時間更長,但整體而言無症狀感染者與有症狀感染者有着相似的排毒模式。”

針對無症狀感染者免疫水平較低的結論,顏學兵教授認爲,這隻能說明無症狀感染者全身的免疫反應不明顯,但不能說明其局部免疫或者細胞免疫反應低於有症狀感染者。

“理論上如果感染後清除了病毒不再次被感染,獲得了免疫力,這是最好的結局。”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局部免疫是清除病原體的第一道防線,對於機體非特異性免疫非常重要。”


延伸閱讀
  • 官方:6.16後持核酸陰性證明的離京者 各地不應設限
  • 吳尊友:新發地發生疫情很蹊蹺 並非源於北京
  • 北京昨日新增25例確診病例 涉及豐臺、西城等4區
韓佳鵬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韓佳鵬_NN984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