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天涯

細胞被放大3000倍後,科學家發現其內部結構,活脫脫是一個微型宇宙

地球存在於宇宙中已經46億年的時間了,看似非常的漫長,但是和宇宙的生命時長相比較起來,又是不值得一提的。隨着人類文明科技的提升,人類迫切的希望能夠揭開隱藏在宇宙面前的神祕的面紗,但也因爲人類對於宇宙的瞭解程度越來越深了之後,人類逐漸的發現自己對於宇宙更是一無所知了。

人類如今都沒有離開太陽系,但是卻已經知道宇宙有多麼的浩瀚了,同時宇宙還一直在膨脹的過程中,宇宙的直徑大約有930億光年,哪怕某一天人類真的創造出了光速飛船,人類想到達宇宙的天際也至少要花上930年的時間。人類哪裏有如此漫長的時間去穿越外太空呢?因爲生在宇宙中,所以無法瞭解總體的宇宙究竟是什麼樣子的,科學家曾經不斷地猜測過宇宙的邊界是什麼模樣,但都未能得到確切的答案。

雖然從宏觀的角度很難揭開宇宙之謎,那麼不妨從微觀的角度去了解一下宇宙。科學家偶然間在觀察一顆細胞的時候發現,將細胞放大3000倍之後,居然出現了不可思議的一幕。那就是這個細胞很像一個微型的宇宙。可能大家不是很理解,一個小小的細胞怎麼可能跟一個浩瀚的宇宙相比較。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細胞的內部環境是是什麼樣的,又都是如何構成的呢?

我們對於細胞的瞭解非常的淺顯,比如細胞內部是由細胞核,細胞質,細胞壁,細胞膜等物質組成的,但除了這些最基礎的物質結構之外,細胞內部的結構非常的複雜。裏面有着46個DNA,而且每一個DNA都包含着30億對的鹼基對。這些鹼基對有着不同的順序排列組合。一旦出現任何差錯,一個細胞都會失去原有的功能。

這像不像浩瀚的宇宙呢?宇宙中也存在着很多星系以及恆星,行星,小行星隕石天體等組成。它們看似是毫無規律的,但其實可能存在着密切的聯繫,比如地球爲什麼會成爲一顆生命星球?最大原因是因爲它處在太陽系內的宜居帶上,如果環境發生改變,比如地球氣溫不斷上升,最終變成一顆燃燒的星球,那麼地球的結局將和金星火星類似,地球的生命也會凋零,這就像細胞裏的一個鹼基對排序出現了錯誤。

從微觀角度來分析,細胞和宇宙並沒有什麼不同。可如果從宏觀世界來看,細胞很渺小,宇宙很龐大,二者之間的聯繫看似沒有,實際卻有着不可言喻的關係,不知道大家對於宇宙都有着怎樣的瞭解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