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魅力是周边小国无法抵挡的,除了日本派出大批遣唐使,全盘照抄大唐文化外,还有一个藩属国同样也引进了大唐的政治、经济制度,使自身国力达到新的高峰。

这个藩属国就是建立在高句丽废墟上的渤海国,从唐朝中期到五代,该政权一直占据着东北地区,与朝鲜和契丹有着很深的渊源。由于安史之乱后,中国史书的关注点一直在国内,致使后人对渤海国知之甚少。

汉朝时,中原政权在东北的疆域仅限于辽东一带,再往北,即现代的吉林、黑龙江及外东北地区,都控制在靺鞨族手中。处于部落时代的靺鞨并没有统一的政权,粟末靺鞨是最靠南、最强大的部落。从历史传承上说,他们也是满族的先祖之一。

高句丽崛起后,粟末靺鞨与其发生多次冲突,不得不投靠隋朝,被安置在辽西郡。唐朝击败高句丽后,将部分高句丽人和其他各个部族迁到营州,契丹和粟末靺鞨也在其中。

公元696年,契丹族首领李尽忠发动叛乱,诛杀营州都督赵文翙,史称营州之乱。唐朝喜欢给少数民族首领或降将起个什么“忠”的名字,可真心归降的没几个,最后葬送唐朝的那个人也叫朱全忠

李尽忠叛乱后,粟末靺鞨积极参与,遭到武周军队的镇压,不得不逃回了北方故地。武则天改用招抚政策,封粟末靺鞨的两个首领为许国公和震国公。

粟末靺鞨不肯接受册封,武则天下令大军追击,杀死了许国公。震国公则在路上病亡,其子大祚荣继位。这个大祚荣将武周大军吸引到天门岭,联合高句丽残部,大破武周军队,赢得了很高的威望。

两年后,突厥占领河北、辽东部分地区,切断了武周和东北的交通。公元698年,大祚荣趁机宣布建国,自称震国王,这是渤海国的由来。主体民族是粟末靺鞨,还有高句丽人、汉人和契丹人。

接下来的时间里,大祚荣与突厥、新罗搞好关系,使渤海国得到空前的发展,人口达十余万户,拥有数万军马。大祚荣一改往日与武周的敌对态度,向唐朝称臣,并派遣质子进长安,正式成为唐朝的藩属国。

唐玄宗即位后,唐朝恢复了开国时期的对外政策,屡屡击败突厥等部族,重现天可汗的威势。大祚荣审时度势,对唐朝更加恭谨,在公元713年被玄宗册封为渤海郡王。渤海从此成为这个政权的国名,一直沿用到灭亡。

这是渤海国与唐朝关系最亲近的时期,双方还在今天的旅顺地区,刻下一块纪念此次册封的石碑,作为友好关系的纪念。大祚荣六次派儿子或大臣前往长安,学习唐朝政治、经济制度。

好景不长,公元719年大祚荣一死,其子大武艺继位。这个“大”不是他们的姓,而是渤海国内部对首领的尊称。大武艺是个好战的家伙,不但频繁对周边各族动兵,还借口唐朝勾结黑水靺鞨,发兵进攻唐朝。

尽管大武艺串通了日本、契丹,水陆并进,一度打到河北、山东等地,但唐玄宗前期的武功之盛,绝不是渤海国能撼动的。唐朝联合新罗、黑水靺鞨等族,多方向夹击渤海国,取得重大胜利。

大武艺终于感到自己不是唐朝的对手,只得向玄宗谢罪,撤出军队,归还唐军俘虏。玄宗出于保持东北各势力平衡的考虑,没有为难大武艺,赦免他的罪行,恢复了原来的宗藩关系。

大武艺死后,大钦茂继位,他加紧全面学习唐朝文化,先后派出49批使节来唐,比日本还积极。他仿效唐制设立三部六省,完善了府、州、县三级中央集权制度,最多时辖有200个县。

在此后的百年里,渤海国继续保持着与唐朝的交流,自己的文化也渐渐成熟。吸收了唐朝精华的渤海国,终于成为东北地区最强大的国家,被后人称为海东盛国

9世纪末,唐朝的衰落使契丹趁机崛起,不断压制、削弱渤海国。渤海国的外派使节经常外逃,不肯归国,可见渤海国内部已经分崩离析。公元925年,耶律阿保机亲征灭亡了渤海国。

由于渤海国臣民不肯屈服,一直坚持斗争,契丹最终将渤海国彻底毁灭,将剩余的人口迁到其他地区。一部分渤海遗民北逃并入女真部落,后来成为攻打辽国的急先锋,也算是为先祖报仇了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