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課本之中,除了童話、寓言故事之外,還有許多的名人故事,所以小時候經常把語文課本當故事書看。現在回想起來,當初在課本中看的那些名人故事,有不少可能都是“假故事”。小學課本中的這些“假故事”,你還記得嗎?原來好多都沒發生過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中,有一篇《愛迪生救媽媽》的名人故事。主要講的是愛迪生在7歲那年藉助鏡子反射燈光,幫助醫生順利完成闌尾炎手術,成功救了媽媽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反映的是愛迪生聰明機智愛動腦筋的優秀品質,可是根據歷史資料來看,這個故事可能並沒有發生過。

愛迪生是歷史上著名的發明家,也確實是一個愛動腦筋愛鑽研的人。可是根據歷史資料來看,人類歷史上的第一例闌尾炎手術是在1886年完成的,而愛迪生是1847年出生的。從時間上來看,此時的愛迪生已經快40歲了,根本不是故事中所說的7歲小孩。從時間上來看,根本對不上。

在人教版小學語文課本五年級上冊中,還有一篇《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故事。這篇故事講述的是父愛的偉大,讀起來十分令人感動。而且,這篇故事最初被選入課本時,有着確切的時間、地點以及人物事件等,所以很多人都以爲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其實,這個故事也沒有發生過。

這篇文章最初被選入課本時,講的是1989年的洛杉磯大地震,可是那一年洛杉磯並沒有發生大地震。後來編者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於是把地震時間從1989年改爲1994年。雖然這一年洛杉磯確實有過一場地震,可是規模並不大,造成的損失也比較小。因爲總是有人對這篇文章的時間提出疑問,最後編者乾脆將地震發生的時間改爲“有一天”,算是彌補了文章中的時間問題。

除了上面兩個故事之外,小學語文課本中還有不少“假故事”,比如《誠實的孩子》、《華盛頓與櫻桃樹》等。除此之外,在不同版本的小學語文課本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就是喝墨水的故事了,不少歷史名人小時候都喝過墨水。例如王羲之小時候喝過墨水,列寧在獄中也喝過墨水,還有陳望道譯書的時候用糉子沾過墨水喫等等。實際上,這些喝墨水的故事在史書中都沒有記載。

小時候以爲這些故事都是真的,長大後才發現這些故事都是虛構的。不過,雖然這些故事都是編的,但是故事內容卻並沒有任何問題,傳遞的也都是積極向上的正面價值觀,具有很深的教育意義。只不過,小時候讀這些故事的時候卻沒有想到這些故事都是假的,實在有點令人感到意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