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5日那個良辰吉日上市之後沒幾天,車轍君收到一位朋友的消息,他說他買了領克05。我問:"剛上市的新車這麼快就買了?"他說:"喜歡嘛,就買了唄。"

眼看着馬上就要30歲了的車轍君很是佩服年輕人的這股衝動,而在試完領克05之後,不得不感嘆,這確實是一輛給年輕人造的車,也是領克這個品牌目前所推車型中,可以代表品牌圖騰的一款車型。

不要小板凳,不要一板一眼

別急,這裏說的小板凳並不是說那些坐得不舒服的座椅,而是在大多數媒體試駕活動之前,都會有一個講解會的環節,通常我們就坐在小板凳上,聽着廠方人員說着些我們都知道的東西。

然而在領克05的試駕活動上,這個環節有那麼些不同。他們先是用幾輛遊園觀光車把我們拉到溼地公園的一個高地,於是下車後發現草地上有十幾輛領克05圍繞着主舞臺"席地而坐"。等天色緩緩地暗下來,這個場地變得有點像是戶外派對現場,不斷滾動的多彩燈光打在一輛輛領克05身上,處處流光溢彩。

隨後我們被告知進入任意一輛車中就坐,然後產品講解就以汽車影院的形式開始了。雖然講解的內容多半還是我們都知道的東西,但是坐在車裏開會還真是頭一回。不得不再次說,領克真會玩。

在這個場地上,我們正好可以趁着良好的燈光仔細瞧瞧領克05,尤其是留意車身前面一半的SUV部分與領克01有何不同,以及後面一半的轎跑部分又有什麼創新。

這是年輕人要的衝突感嗎?

相信很多熟悉領克01的人見到05之後都會把05看作是01的轎跑Coupe版本,因爲兩者在車身前半部分的相似度是比較高的。不過領克爲了儘可能將兩者區分開,在05的前臉部分下了不少的功夫。

相比領克01相對乖巧的前臉風格,05底部的包圍採用了更接近03+的樣式,中間層的近期格柵和主燈組也跟01完全不同,05的進氣格柵設計更復雜,主燈組面積也更小。

而最容易讓大家覺得01和05相似的上層LED日行燈和轉向燈組,其實兩者也是不同的,01的日行燈與轉向燈是分開的,05的轉向燈則集成了在日行燈的兩道槓中,共用燈帶。

車身的後半部分則更是充分發揮了設計師的巧思,設計師在車頂窗線上安排了一根標誌線條,車主可以選擇撞色方案,有明亮的黃綠色和藍色可選。在首發的時間限量版上,這根飾條是橙色的,車轍君個人認爲拼色效果不如黃綠色或藍色。

這根飾條在C柱的位置出現兩個折角,延伸到後擋風玻璃兩側並隨之戛然而止。這個設計挺巧妙的,因爲領克05本身不長,看起來會比較緊湊,撞色的飾條不但勾勒了轎跑SUV的特色體態,也在視覺上讓人覺得這車不那麼短。再加上C柱的波紋設計,讓領克05從側後方看上去更加豐富。

還有尾燈的設計,05沒有沿用01、02、03的條形碼元素,而是由一根根線段組成示寬燈的形狀,燈底在未點亮的時候是白色的,這一點與01、02、03一樣,營造出了科技感。

對了,領克一向喜歡在輪圈的塗裝上做文章,這次的05也不例外,如圖所示,如果你選擇了撞色的車頂線飾條,那麼輪圈的兩瓣也會配上相應的顏色。由於可以選擇撞色的輪圈尺寸都爲20英寸,比較大,再加上05提供的輪圈配色是目前領克家族裏最鮮亮的,所以這撞色輪圈行走起來會有非常強烈的存在感,甚至可以說是衝突感。

不過這發生在整輛車都在強調衝突感的領克05身上,倒是沒什麼違和感。反正領克05就是爲那些喜歡衝突感的消費者而設的,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做個徹底的。

潮流空間

另一個可以佐證05並非簡單的01 Coupe的證據是內飾設計,領克05換上了一套全新的內飾設計語言,運用了更多的直線條來取代01、02、03上的圓角過度,更顯灑脫。

而用料工藝的豐富程度也繼承了領克一貫的風格,有蜂窩狀紋路處理的軟質塑料,有Alcantara翻毛皮,還有不規則紋路的暗色飾板作底襯,氛圍燈在各處烘托着氣氛,質感那叫一個上乘,吸引年輕人簡直是so easy。然而領克05還提供黑白拼搭款的內飾,質感並不輸於深色版本。

座椅的造型非常隆重,如果你覺得沃爾沃的一體式座椅看上去有點彆扭,那麼領克可以說是把一體式座椅發揚光大了。填充物非常飽滿厚實,坐上去包裹性良好,能從體感上給你一種這車是高級貨的印象,很是能打動年輕人。

車廂裏最引人注意的大概要數中央多媒體大屏,尺寸達到了12.7英寸,界面設計得非常炫麗,顯示效果也足夠細膩,跟前不久我們試過的上市不久的某日系同價位緊湊型SUV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大屏裏的功能非常多,但就是沒有Carplay,這一點怕是要被吐槽。關於其他功能車轍君也不多贅述,各位年輕朋友自己到店親身把玩把玩會有更直觀的感受。我們就提一提領克05的全景影像系統,它增加了一個模擬環視的功能,可由用戶自行拖動到任意視角觀察車身周圍情況,類似於寶馬、奧迪等品牌的全景影像。不過在畫面拼接、優化方面,領克05卻做得不夠完善,前方的路明明是直的,硬是被它掰彎了。

另外說一個爲了設計感犧牲了操作精確性的地方,那就是方向盤。領克05的方向盤握感很出色,就跟車廂其他地方給人的感覺一樣,但是3、9點的功能鍵區域相比01、02、03發生了變化。兩側的功能區按鍵換成了一體式面板,對着不同的位置按下去能夠實現不同的操作,看上去更扁平化更簡潔了。

這個設計帶來的弊端就是操作容易發生偏差,儘管中心有圓形凹陷作爲盲文來增強操作精確性,但在試駕過程中車轍君還是發生了幾次誤操作。而且方向盤兩端的功能區對系統的控制邏輯並不是那麼簡單易懂,需要一點時間摸索,不過既然是一款爲新新人類而造的車,他們對此的上手難度應該會相對弱一些。

雖然領克05是轎跑SUV的設計,但後排的空間還是拿得出手的,尤其是頭頂位置掏了上去,所以頭部空間並不捉急。膝部空間也有兩拳,對領克05這個尺寸的轎跑SUV來說是得體的表現,但卻被前排座椅凸起的基座影響了體驗,前排座椅的基座做得很大很高,如果你穿的鞋子尺碼偏大,那麼腳部的活動空間就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領克05適合開去哪?

領克05的外觀和內飾形象很容易讓人產生強烈的畫面感,看到這車,你大概就能知道車主是什麼樣的人,這車常常出現在什麼場合,也能聯想得到(當然不是洗浴中心了)。在這一次的試駕活動上,領克安排了一段山路--宜良68道拐。

第一次體驗這段山路的車轍君認爲這其實不是領克05合適的秀場,這68道拐中目測有過半都是髮夾彎,雖然對於車體並不太長的領克05來說不算什麼挑戰,但多數彎道之間的距離不過百米,非常緊湊,反而對動力系統產生了一定的考驗。

領克05全系的動力規格都來自沃爾沃的T5版本,即254馬力的高功率Drive-E 2.0T發動機配合8AT變速箱,動力水平是有保證的,官方百公里加速時間只要6.7秒,並且有四驅系統可選,車轍君分到的試駕車就是配備了四驅系統的車型。這68道拐對變速箱的考驗尤爲顯著,因爲彎道急且緊湊,所以大多數時間只需要用到1、2擋,這種工況對多數變速箱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

而領克05變速箱的問題就在於,即便撥到手動模式,也沒法鎖定在1擋來跑。

由於宜良68道拐的路面是比利時路的類型(即由石磚拼砌而成的路面),凹凸不平,附着力較差,所以系統只要監測到1擋時因扭矩過大而無法充分釋放的牽引力,就會自動跳到2擋。而使用2擋行走在髮夾彎山路上,出彎的動力就無法得到保證。於是車轍君就一直處於與變速箱的較勁之中,我想要1擋,它卻經常自作主張升到了2擋。

不過因爲這種情況比較極端,所以對日常使用的參考意義不太大,只是讓車轍君發現了領克05變速箱的手動模式並非純粹的手動模式,即便在其他正常道路上,用手動模式把轉速拉到紅線附近,它也會自動升擋。

而在常規的道路上,領克05在動力系統方面的弱項依然在於變速箱。

大概是因爲想要兼顧燃油經濟性和動力響應性,變速箱調教得比較敏感,升擋積極,降擋也積極,但是換擋動作算不上精緻,因此在駕駛的過程中會覺得變速箱的動作有點細碎繁瑣,動力總成的完善性還有提升的空間。

不過領克05本身並不是一款非常強調駕駛的車型,油門和轉向都是綿綿的,初段響應不太清晰。反倒是行駛質感、NVH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隔音這塊就做的很優秀。發動機隔音做得相當到位,即便是拉到五六千轉,車廂裏能聽到的聲音也是微乎其微。

即便作爲一款SUV,風噪也隔絕得非常好,前後排的雙層夾膠玻璃功不可沒。唯一的噪聲來源就是路噪了,在大多數路況下,領克05的路噪隔絕都是做得比較好的,120km/h的速度下在車內輕聲交談都是毫無壓力的。只不過搭載了20英寸大輪圈的固特異Eagle F1運動取向輪胎似乎有點挑路,在一些相對粗糙的硬質路面上,噪聲就會從車底傳上來了。

濾震性能方面,日常行駛也是柔韌有餘的,只有在68道拐的極端比利時路上纔會讓底盤發出一些嗡嗡嗡的聲音,但車身的動態依然是非常淡定的。我猜領克把宜良68道拐安排進試駕路線裏,就是爲了展現濾震能力的。車轍君特意看了一下,試駕車的胎壓設定值在250kPa左右,對大輪圈薄胎來說是比較高的胎壓了,證明領克05的濾震能力更多還是來自出色的底盤調教。

這是最領克的領克?

本來作爲一款轎跑SUV,在一個品牌中大概率不會是所謂的"C位主角",而是作爲衍生車型鑽入更小的細分市場,但是領克05就不一樣了。領克這個品牌自誕生以來,就營造了一種與其他汽車品牌完全不同的風格形象,可以說是"爲立而破"。

如果說01、02、03讓領克扎穩了根基,那麼領克05則更像是領克最想做出來的樣子,這是最有領克風格的領克,同時又是最新,料最足的領克,畢竟這是除了03+之外第一款採用沃爾沃T5動力系統的領克。

領克05的相關信息剛剛透露之時,車轍君一度認爲這會是一款要拔高品牌形象的領克,會賣得比較貴。事實證明,我只對了一半,因爲領克05並沒有賣得很貴。17.58萬~21.28萬(不含時間限量版)的售價區間跟01有部分重疊,但05的機械規格更高。

但是想想也對,領克05要是再貴一些,吸引力就會弱很多了,雖然從它的設計、產品力來說值得更高的價格,但如果上探到25萬或以上的價位,年輕消費者可能就會被豪華品牌的入門產品拐走了。

不得不說,現在的年輕人還真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