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當時成道以後第一次講的經是《大方廣佛華嚴經》。這部經把華藏世界講的無比透徹,但由於這部經針對的是法身菩薩,法境太高,因此對於四衆弟子來說,聽着猶如雲裏霧裏,畢竟根器在那擺着呢,不是想聽願聽就能聽得明白的。

那麼根據衆生的根器和機緣,佛陀不得不開講《阿含經》。是不得已,因爲《阿含經》容易被衆生接受,讓衆生在修行中可以快速獲得成就感。所以這部經針對的是那些小根器衆生,屬於小乘教法。

佛陀在很多佛經中都把它比喻爲化城,讓衆生直接走到目的地,衆生覺得太遠,中途就懈怠了。不得已佛陀就在中途化現出一座城,讓衆生暫時可以得到休息。

但佛陀並不願衆生就在這座化城永遠待著,還要上路啊,化城不是目的地,你修小乘最多能到方便有餘國土,但還有更好的國土----極樂淨土呢!所以接下來佛陀要講的,就是能讓衆生成佛的法門了。

你看在《阿含經》裏佛陀一句也沒說有什麼他方淨土,因爲《阿含經》就是把化城作爲你的暫時目的地了,不給你過於宏大的目標,畢竟《阿含經》針對的就是那些喜歡以少爲足的衆生的,那就先讓你得少爲足吧!

但接下來佛陀話鋒一轉,直接指出《阿含經》只是方便說,如果衆生想要真正成就,趣往極樂淨土的話,那你就必須捨棄小乘,修習大乘。

也就是在方等會上,佛陀才正式開始宣揚大乘佛法。方等也就是廣大的意思,這個時候佛陀就直言小乘的弊端,大力讚揚大乘。比如這個時期宣講的《維摩詰經》,就是大乘的代表。在《維摩詰經》裏,就開始講了很多菩薩趣向淨土的原因,講了很多他方淨土。

佛陀的講法最後以《法華經》和《涅槃經》收尾。要說這兩部經很重要,重要的經要提前講才更好,讓衆生也能儘早去修習,後邊也可以針對這兩部經進行更多的解釋和引導。可佛陀並沒這樣做,而是在講完《阿含經》後,直接開講淨土三經,爲何呢?

這也證明,佛陀是迫不及待想要讓衆生了解這個殊勝的法門。深恐說晚了就使得一些人錯失這種機緣。所以在《阿含經》後趕緊講總持圓頓之法,也就是淨土法門。

說到總持和圓頓,我們不妨看看廣欽老和尚臨往生前的警示。

話說在廣欽老和尚往生前第六天,忽然一反平常教人專念阿彌陀佛的作風,很緊急地讓大衆爲他誦《大藏經》。大藏經浩如煙海,從何誦起呢?老和尚說:“都誦!”

大衆就趕緊請出一部又一部的藏經,但真的不知道先讀哪一個,老和尚就說:“看你會什麼經,通通給我誦!”於是大衆就一部部誦,《心經》、《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

可就在大衆一部部緊張地誦經時,老和尚卻幽默一笑,獨自念起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一點也沒受周圍誦經聲的影響。

這是老和尚臨往生前給衆生的當頭棒喝!當你往生時,大藏經那麼多你念得過來嗎?哪一部能幫你往生極樂呢?只有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就是總持!

而說起圓頓,下至根器極差的生死凡夫,上至菩薩,信願持名稱念這一句佛號都能得到接引往生極樂國土。三根普被,圓頓十方!

祖師說這個法門是“萬修萬人去”,印祖說:“若信願具足,則萬不漏一,永明所謂萬修萬人去者,指信願具足者言也”。只要信願具足,誰修誰往生,這一點都不誇張。這是彌陀的大願,是爲末法時代衆生開的一道快速成道法門。

那麼我們今天瞭解到釋迦摩尼佛開演淨土三經的由來,就更要對信願持名唸佛法門生起堅定的信願,然後持之以恆去行持,相續不斷,功夫成片,將來一定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國土!

注: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原創文章,轉載務必請註明出處及作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