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結善緣,感恩有您點點“關注”吧!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迴向十法界一切衆生!

每一個人都有不順心、不如意的時候,而近期筆者也不太順心不太如意。怎麼辦呢?筆者選擇了找一位老和尚開示,希望得到老和尚對這類問題的解答。當然這老和尚離筆者並不遠,驅車只要四十分鐘就能達到寺院。

在見到老和尚之後,行佛弟子所行。就將近期所出現的不順、不如意之事,跟老和尚簡單說了一二。老和尚聽完之後說,並不是福報不厚,而是生活之中有些事情,並沒有做好。

老和尚繼續說:福報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所積累來的,它並非一蹴而就。古德曾說“人的一生,無非就是造業,消業。”造業有造善業,也有惡業。善業往往大部分人都認爲是“福報所成”。而惡業也就是不順、不如意所成。但這就是消業,也是造下新的善惡之業。若覺得福報不厚,這3件事抓緊去做,功德無量!

No1、不懂忍耐一時;

老和尚說,福報的來源是看我們日常生活之中如何行事,如何做人。而這在佛教之中也曾說過“學佛要先學做人。”若覺得自己的福報不厚,經常遇到小人、違緣等等一系列的不順之事。那麼這第一件事,肯定是沒有做好的。

俗話講“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若在生活之中懂得忍耐一時,不驕不躁,其實這就是在培植福報,也是在了卻惡緣。反之若不懂得忍耐一時,而常常因爲他人的一句話或是他人的一件事而暴躁、發脾氣、動手動腳,那麼如何能夠有福報呢?如何能夠積累福報呢?所以說這福報的來源並不是刻意爲之,而是順其自然,要對得起此生的這個人身。

No2、不懂善護口業;

老和尚說,這第二件事就是“要懂得善護口業”。每一個人因口業而損耗的福報,其實都佔據了你所有福報的百分之五十。若在生活之中不能懂得善護口業,那麼因你這張“口”而折損的福報,往往就高達百分之七八十了。

古人言“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佛教講言“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種種話語無一不是告訴我們,善護口業的好處。若不能懂得善護口業,往往就容易出現說話沒有底線,或是傷害了他人而沾沾自喜。但這種行爲好嗎?其實這種行爲最損你的福報,也容易障礙我們的慈悲心、歡喜心。

No3、不懂隨喜讚歎;

老和尚說的這第三件事,就是“不懂隨喜讚歎”。在佛教之中隨喜讚歎四個字,可以說只要是學佛之人天天都能聽聞。爲何呢?因爲這四個字所具足的福德果報是非常厲害的。若能做到隨喜讚歎,那麼你的福報也不存在不深厚。

當然對於佛弟子而言,隨喜讚歎都能明白和知曉。但對於不學佛之人來說,隨喜讚歎往往也就成了障礙。什麼障礙呢?就是無論善事、惡行都會去讚歎,因此就造成了福德沒有,惡果一堆。所以說這隨喜讚歎四個字,只能用於讚歎“善行”,如齋僧、供佛、幫助他人等等。

結束語:無論是以上3件事的哪一件,其實都離不開“歡喜”二字。何意呢?就是他人行善也好、他人修持忍辱也好、他人持戒修身也罷,我們都需用發自內心的歡喜去讚歎,去親近和學修。若能如此去行持,那麼何福不有?

人本是塵間物,有不甘而頓悟。

緣能有幾分福,來禪去皆是空。

歡迎分享、評論、收藏!南無阿彌陀佛!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爲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