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全球肆虐,疫苗早日研製成功纔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可喜的是,我國目前的疫苗研發工作已經進入了臨牀注射階段,這個階段需要一批志願者,自願接種新冠疫苗,以確定疫苗的臨牀效果。

感謝第一時間站出來,並自願接受疫苗注射試驗的志願者們,他們爲疫苗的成功把好了最後一道關口,必須爲他們點贊!

01什麼是疫苗

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經過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於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製劑。當動物體接觸到這種不具傷害力的病原菌後,免疫系統便會產生一定的保護物質,當動物再次接觸到這種病原菌時,動物體的免疫系統便會依循其原有的記憶,製造更多的保護物質來阻止病原菌的傷害。

我們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一下。就是我們通過對病毒進行詳細的研究,然後我們製作出載體病毒,這種病毒已經沒有毒性或者毒性很小,讓這種載體病毒進入身體,並讓免疫系統對它進行識別,以利用免疫系統達到對抗病毒並最終保護身體的機制。

小編的理解就是,疫苗就是我們捕獲的病毒俘虜,我們需要做的事情是讓他遊街示衆,所有的士兵都能認出他,以後它一旦出現就可以抓獲它,消滅它!

充當

02充當志願者需要什麼條件?

如果,我們經常帶孩子打疫苗就會知道,注射疫苗的時候是有要求的,必須身體健康,如果感冒發燒之類的是不可以注射疫苗的。

疫苗是俘虜的病毒,我們需要保證打敗他才能建立免疫系統。如果自身免疫系統正在對抗其他病毒,有可能會沒有精力對抗俘虜的病毒,並導致俘虜的病毒掙脫束縛,給人體造成傷害。

所以,作爲疫苗志願者需要先進行體檢,比如新冠疫苗志願者需要血檢,拍CT,新冠核酸檢測,檢查通過了才能注射疫苗。據瞭解,志願者要進行七次血液樣本採集,在疫苗真正投入市場之前需要進行大量的工作。受試者要求爲非新冠病毒肺炎患者,年齡要在18至60週歲之間。分別接種一針低劑量、中劑量和高劑量的疫苗。預註冊信息顯示,試驗至少需要108名受試者,研究用時6個月。

03疫苗的風險

疫苗本身可能就是一種俘虜病毒。

如果被注射者身體免疫系統較差,或者存在其他疾病等,都可能引發注射疫苗的風險。

比如,由於脊灰減毒活疫苗存在極少數安全風險,世界衛生組織一直極力推薦各國使用IPV替代OPV。2016年5月1日起,我國首劑次脊灰疫苗使用IPV,極大程度降低了安全風險。

即便疫苗已經檢驗合格的情況下,都有可能產生一定概率的致病風險。那麼,還在臨牀試驗階段的疫苗自然面臨着更大的風險。所以,疫苗注射的志願者是真正的勇士,他們爲了新冠病毒的徹底消滅衝鋒在前,是另一種意義上的戰士!

04新冠疫苗的進展

事實上,我國並非是第一個進行疫苗臨牀試驗的國家。

美國時間3月16日,全球首個新冠病毒疫苗,在西雅圖凱撒醫院(Kaiser Permanente)正式開始人體試驗。當地時間16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在西雅圖凱撒醫院研究所開始了首例新冠病毒預防性疫苗的臨牀試驗。

根據我國衛健委新聞發佈會消息,中國新冠病毒疫苗研發策略,是“五條路線齊頭並進”。包括:滅活疫苗、重組亞單位疫苗、重組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

相信,希望世界疫情能夠早日有效控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