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狟先森

1939年12月,“晉西事變”發生時,薄一波早就對閻錫山新軍中的第一縱隊採取了組織措施,把一縱隊將領換成共產黨員或者接近共產黨的進步分子。事變發生後,薄一波又果斷把這支隊伍拉出去,最後與其他拉出來的幾個殘餘縱隊合編成1.2萬人馬的隊伍,納入到晉西北軍區的編制中。

當時新軍總共才只有5萬多6萬不到的人馬,薄這一去就拉走了1/5多。號稱“山西王”的閻錫山怎麼沒管住自己的部隊呢?

01 藉助新力量求轉型

1933初,日本佔據熱河後,又繼續侵入河北、察哈爾以及綏遠各個省份。在山西的閻錫山明白,日本一定會侵佔山西,中日遲早會有一戰。赴日留學過的閻錫山知道以現有素質普遍低下的中國軍隊對抗訓練有素的日本軍隊,大概率是以卵擊石。

但是,要訓練一支新軍隊,靠自己身邊的這羣早就安於享樂的舊軍人、舊官僚肯定成不了大事。因此,他把眼光放入了既熟悉民運工作又有能力、經驗的共產黨身上。此時隔壁陝西楊虎城的做法給了閻錫山很大啓發。1927年國共關係破裂後,楊虎城積極吸取與黨組織失聯的前共黨人,爲自己所用,如南漢宸、張漢民等人。楊的軍隊在軍政力量和文化宣傳方面高過國民黨其他部隊不少。

圖:閻錫山

於是,閻錫山通過身邊人牽線,把培植新力量的重任交給了薄一波。

02 爲組新軍成立犧盟會

閻錫山非常看重同鄉關係,他身邊許多將領基本都屬於五臺人。薄一波是山西定襄縣人,和五臺人的閻錫山恰好是大同鄉關係。大革命時期,薄一波在太原學生運動中相當有名,之後又從事士兵運動,組織經驗應當說是相當豐富。

閻錫山當然不敢讓真正的共產黨人組織山西羣衆運動,因此想學楊虎城吸收前共黨人的做法。薄一波1931年被捕入獄,1936年8月31日薄等人在《華北日報》上發表脫黨啓事。閻錫山相當高興,立馬讓親信把薄一波請回太原,委任他做“組織民衆”的工作。

圖:楊虎城(右)

兩個月後,薄一波成立了犧盟會。薄一波先開辦了幾期村政訓練班,教他們如何把基層民衆的民族心喚醒,然後讓他們以同樣的方式去培訓更多的民運工作者。一傳十、十傳百,僅僅三個月左右的時間,犧盟會成員就發展到60萬人之多。並且成功組建了2萬名專門做政治工作的國民軍官教導團。

看到犧盟會發展勢頭如此之快,閻錫山也樂意給薄一波更大的權限。但是閻錫山並不知道,薄一波等人的脫黨完全是中共中央的決定。爲了解決華北幹部短缺問題,劉少奇親自打電報給張聞天,以登報聲明脫黨的方式營救這批幹部。薄一波出獄後會見閻錫山,也是劉少奇批准的!

03 竹籃打水一場空

1937年9月,犧盟會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19個委員中半數以上是共產黨員;7名常委有6名是共產黨員。犧盟會從省到地方“負責人絕大多數是在當地黨委領導下的共產黨員。”閻錫山當然是毫不知情。

幾乎同時,閻錫山下令讓薄一波把原軍官教導團改編成“青年抗敵決死隊”,也就是後來的山西“新軍”。決死隊成立初期只有3000支槍,但是靠着犧盟會的民衆基礎,決死隊人數立刻擴充到4個縱隊。到1939年,“新軍”已經發展成爲40多個團,將近6萬人的規模。

圖:決死隊

薄一波憑藉着中共地下黨領導的犧盟會組織,到1937年抗戰爆發,山西7個行政區中有四個行政區的一把手兼保安司令是共產黨員。以教導團爲基礎的決死隊,其中的做政治工作的幾乎是靠近中共方面的左派青年或者直接是祕密黨員。

後來,閻錫山有了一點察覺。

但是,似乎爲時已晚。參加“新軍”的士兵在地下黨身份的班排連長的感染下,早就心向中共。更有甚者,還建立的祕密黨支部。

因此,1939年12月,“晉西事變”一發生,閻錫山也就只能眼睜睜看着1萬多人馬從身邊溜走。閻錫山如果步子再慢點,會有更多的人馬溜走。

參考資料:

1、楊奎松:《閻錫山與共產黨在山西農村的較力》,《抗日戰爭研究》,2015年第1期。

2、楊奎松:《晉西事變與毛澤東的應對策略》,《史學月刊》,2016年第1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