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綏軍的卡車運輸隊】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0月,侵華日軍開始向山西娘子關地區發起攻擊;後中國守軍撤退,日軍佔領了娘子關。娘子關戰役失利,首府太原岌岌可危,第二戰區擬固守城池。衛立煌任前敵總司令,傅作義任太原守備司令。

【克難坡的傳統民居】娘子關被日軍佔領後,閻錫山下令讓太原百姓撤退。11月4日,閻錫山及第二戰區長官部撤出太原。太原會戰中,中國官兵英勇奮戰;在歷時二個月的激烈戰鬥中,造成近三萬日軍傷亡;同時,約十三萬中國軍人傷亡。

【克難坡的晉綏軍士兵】太原城淪陷後,第二戰區指揮中心、山西省府等部門移至省臨汾吉縣克難坡。1940年-1945年,這裏成爲(二戰區)軍事重鎮。克難坡距離吉縣縣城三十公里,原稱南村坡,被閻改爲克難坡。此地由五道溝梁構成,僅有六戶農家。

【克難坡的晉綏軍士兵】晉綏軍耗時二年,將此地建成窯洞疊立,可容納逾二萬人的小城。小城由內、外兩道城垣組成,周邊多道關卡設防。外線警衛部隊分別佈防在周圍的文城、汾西、留村、鄉寧等地。城內有各首腦機關辦公地、閻公館等。

【第二戰區長官司令部】閻公館主院建有防空洞,趙戴文(省主席)亦居此地。內線警衛部署在閻公館的前後左右、門口屋頂等處;居住區設有遊動哨。侍衛長負責管轄侍衛組、醫務組、膳食組等;侍衛組員均配備先進的(德制)武器,日夜輪崗。

【第二戰區長的醫院病房】晉綏軍的前身爲(清末)山西新軍;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隸屬於太原綏靖公署。七七事變後,該部劃歸第二戰區長官司令部;此時的晉綏軍有第十九軍、三十三軍、三十四軍、三十五軍、第六十一軍、騎兵第一軍。

【克難坡的小學校】民國三十年(1941年),中央軍部隊陸續撤出山西,晉綏軍全部退至晉西;主要採用游擊戰,牽制日軍。抗戰期間,國府命傅作義率第三十五軍進入綏遠;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傅部增加了二個軍番號,從此脫離晉綏軍。

【克難坡的窯洞】日本投降,晉綏軍返回太原、晉南、晉北等地;爲擴大軍事力量,晉綏軍收編殘留的日僞軍部隊。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該部擁有五個軍(15個師)。解放戰爭中,晉綏軍部隊多被解放軍殲滅;1949年4月,最後殘部萬人投降。

【克難坡的窯洞民居】克難坡有近百孔石窯洞、逾二千孔土窯洞,整個建築羣做工細緻、構思精巧。抗戰時期,此地建有四通八達的地下通道,絕大多數的溝梁均有地道連通;有效保證了防空安全。《山西臨汾老照片,1944年。攝影:福爾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