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巨呼市,句句说呼市。对于呼和浩特人来说,莜面是再熟悉不过的一种食物了。本期《玉泉故事汇》,就带大家聊聊关于莜面的那些传说。

呼市人爱吃的莜面来头不小

今年的6月5日,是传统二十四节气当中的芒种。芒种指的是南方每到这个时节,就会种植一些带有“芒刺”的农作物。

山药、莜面、羊皮袄,内蒙古这“三件宝”伴随我们的前辈们度过了艰苦和难忘的岁月。因此,莜面对于内蒙古中西部的人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说到芒刺,在北方的农作物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莜麦了。有句话叫针尖对麦芒,指的就是莜麦没脱壳之前身上长有特别锋利的芒刺。知识点啊,同学们!

相传莜面已经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因此也有很多传说故事。

经常有朋友问小编,莜面为什么叫莜面?而不叫白面、黑面?你是不是也经常被问到过?那么好,答案来了。

相传在汉朝时期,匈奴人经常滋扰内地,汉武帝就派着大兵从西安出发,长途跋涉来到如今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此同时,军需物资短缺成为一个大问题。当时,有一个叫莜司的大臣,在当地找到一种从立夏开始种植,经过一百多天,到白露时节就能收割的粮食。驻扎的军队有了粮草,一举打了胜仗。

后来,人们为纪念莜司,就把他找到的这种粮食作物称之为“莜麦”,莜麦磨成的面粉称之为莜面。

莜面还有其他的很多传说故事。相传,康熙皇帝远征噶尔丹,也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玉泉区一带)吃过莜面。乾隆年间,莜面作为贡品曾被送往京城。这也同时说明了莜面的营养价值十分丰富。

上世纪50年代,朱德同志两次来内蒙古视察,主动要求吃莜面,他说:“当年转战晋西北,多次在老乡的热炕头上吃过莜面,至今难以忘怀。”1973年9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陪同访华的法国总统蓬皮杜品尝了莜面,得到法国总统的高度称赞。

吃莜面的讲究

莜面对于曾经的归化城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众所周知,呼和浩特有很多“走西口”来的山西后裔,而山西人对于面食的研究和做法可谓天下第一。因此,莜麦也在呼和浩特被吃出了“花”,同时这也代表了农耕文明和山西中原文明的一次大融合。

相对莜麦,很多人可能更熟悉燕麦。但是你可能不知道,莜麦属“裸燕麦”,俗称“油麦”,所含蛋白质和脂肪量为五谷之首。

在民间有句俗语:“四十里的莜面,三十里的糕,二十里的荞面饿断腰。”是说,吃一顿莜面能行四十里路,吃大黄米糕只能坚持三十里,而吃荞面走到二十里就不行了。足见三种食物之间的耐饥差距。莜麦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所以吃莜面的时候,不能吃得太饱。另外还有句俗语:“莜面吃个半饱饱,喝点滚水正好好。”

由于莜麦的特殊性,古往今来在加工制作过程中,需要“三熟”方能进食。第一熟指的是去了壳以后的莜麦要炒熟;第二熟是要和成面,用沸水浇熟、泼熟;第三熟就是制成的莜面制品,最后上笼里蒸熟。

莜面吃法颇多,据说有一百多种做法,其风味各有千秋,可以加工成条条、窝窝、鱼鱼、储格、拿糕、饺子、块垒、丸丸、饨饨、拨面、山药扁鱼子等,也可以加工成烙饼、煮鱼、炒面、糊糊、燕麦片、方便面等。莜面可凉吃也可热吃,凉吃配上各种作料和时令蔬菜,再放点辣椒,味道清爽。热吃种类繁多,主要是配上羊肉和土豆等各种蔬菜熬成汤,浇上吃,也可就着各种炒菜吃。

在过去,衡量谁家的媳妇贤惠不贤惠,就是看这莜面做的地道不地道。当年,双手同时搓十根莜面的“高手”大有人在,而且都粗细均匀。

曾经我们老一辈人吃着莜面度过了难忘的岁月,如今的莜面又回归到了我们的餐桌上。我们不妨隔三差五的带着家人吃一顿莜面,即是回忆,也能享受健康美味。

本期拍摄特别感谢:万福阁莜面小厨玉泉区分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