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埋故纸,子钰说历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大文学家鲁迅对《史记》的赞美之词,史记作为汉朝以前最权威最详细的史书,在我国史学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从《史记》中有关项羽的记述与描写,我们可以看出司马迁本人对项羽有着明显的粉饰行为在里面,单从这一点来解读分析,《史记》就不能被称之为“无可挑剔”的正史。

当然,我们不能单纯从这一点就矫枉过正,去质疑司马迁《史记》的权威性。实际上,在其著作的《史记》上有很多有失公正,或者说错误的地方。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一,因为年代久远,司马迁很多史书记载也是根据他人口述整理而来的,难免会出现很多错误;二,司马迁受当时大环境的影响,在其著作中融入了很多类似神话的故事在里面,这是时代的局限性导致的;三,司马迁也是肉体凡胎,其评价的人物也会受到个人情感喜好的影响,从而做出有失公允的事情来.....

下面就这几点我们分别举例说明。

01一,个人情感导致的错误

可以丝毫不夸张的说,在司马迁所作的《史记》当中,最具悲情和豪迈的历史人物当属西楚霸王项羽了,并且司马迁还破格的将项羽列入帝王传纪里。

翻开《项羽.本纪》的有关章节,我们可以发现司马迁的笔下几乎都是在写项羽如何的奋勇杀敌,如何的百战不胜的。就连项羽兵败身亡的垓下之战,司马迁都把项羽英雄落幕都写的凄凉悲壮,极具英雄主义色彩。甚至可以直接怎么说,司马迁完全是项羽的忠实粉丝,在司马迁眼中项羽就是个无可挑剔的神人。

垓下之战油画

作为史学家不是不可以有自己的喜好,但是过分的偏爱,甚至所写内容都已经明显失实,就实在讲不过去了。

在垓下之战中,作为项羽的落幕之战,司马迁用尽了自己的想象,把项羽的神威展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当时项羽被汉军围困,准备突围。项羽第一次突围时,手下只有28人,他们面对的是五千汉军。第一轮冲锋下来,这28人分成四组,把汉军杀人仰马翻,而项羽方付出的代价,仅失去两员士兵。

其实,稍微动动脑筋想想这也不可能,这种情节只可能出现在电视剧中,司马迁完全的神话了项羽和他的团队。我们简单做一个数学运算,28个人就算都如项羽那样勇猛惊人,但面对1:180的比例对抗,你想想可能吗?就算穿越到现在,给他的手下每个人一把枪,开枪打也来不及。所以,在我们读这段记载的时候,全当文学作品来看就行了,切莫当真。

其实,司马迁如此钟情于项羽,很多时候是因为司马迁和对方惺惺相惜。知道《史记》创作背景的都知道,司马迁当年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说清,被汉武帝愤怒之下施以宫刑。失去男儿之身的司马迁内心的悲愤之情可想而知,后来为了完成自己父辈几代人的梦想,他带着极大的屈辱创作了《史记》。

我们可以想到,在人生最失落的时候,他肯定会把自己曾经的美好希望,甚至无奈改变现实的痛苦情绪,寄托在历史人物中。现实中自己活得越是悲屈,他越会把自己所希望的能量寄托在自己笔下的人物身上。很明显,项羽就是在作者本人在这种心态下创作的人物。

可以说,被夸大的项羽就是司马迁一直向往的样子。我们在项羽身上,可以看到一个无法改变当下,但又不甘心忍受屈辱人的心态。

02二,借历史人物抒发个人情感

其实,司马迁不单单是对项羽情有独钟,在他的著作中有很大的篇幅流露出他对自我身世的喟叹。很多时候作者会通过其笔下著作的人物,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可以说他笔下的种种人物的形象,都是来自于其内心的真实写照。

比如在《苏秦列传》中,作者写苏秦师从鬼谷子以后,开始周游列国想要建立功名。但怎料初次求仕的苏秦屡屡碰壁,各国诸侯并不是太待见于他。于是苏秦迫不得已的回到家里,但是对于这个百无一用的书生,苏秦的嫂子对他很是烦厌,在内心相当看不起他。

好在苏秦并没有在众人的轻视下,放弃自己的宏伟梦想,在其“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下,饱读诗书的他又一次开始巡游六国的历程。这一次,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身揣六国相印的苏秦回到了家乡,一时间风光四起,周邻人都是羡慕不已。

当初桀骜不驯的嫂子,现在也变得客气有佳。她看到嫂子卑躬屈膝的样子,苏秦询问嫂子缘何如此尊敬于他,其嫂言:“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雒阳负郭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这句话的大意就是,若我当初有紧靠京城的良田200亩,我便轻松当富翁了,哪里还来了今日苦读后的六国相印?

但司马迁在史记中引用苏秦这段历史的时候,所源用的材料《战国策》中,全文却是这样写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当初我潦倒时,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如今我有权有钱了,人人都怕我、巴结我,可见做人不可无权势。

但凡遇到一个有才能的人士,在受到他人屈辱的时候,司马迁总是不吝笔墨的着重去写,反正在他笔下受到屈辱的人最后都辉煌腾达,建立了不朽的功业。在他的笔下,这些人都是为了成就大业,而忍受一时的屈辱。在他们功成名就之后,也会按照司马迁的个人情感来进行复仇报恩。

将军台,韩信封将时的天台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韩信胯下受辱事件的描写。当年韩信作为一个不受待见的慵懒书生,在家乡整日除了读书,基本什么事情也都做不了。一日受到街上面一个屠夫的屈辱,让他从其裤裆下爬过,要不然双方拼命。最后为了息事宁人,韩信这个堂堂七尺男儿竟然真的从别人裤裆底下穿过。

后来随着韩信辅佐刘邦建立功勋以后,成为万户侯以后,并没有杀了当年屈辱自己的流氓,反而让他做了中尉——汉朝时的中尉在诸侯国中是掌管军事的最高长官。其实,仔细读完这段历史,我们可以看出这就是司马迁内心自己的写照。

他在内心告诉自己,眼前的屈辱只是暂时的,终将有一天他会捡起这份丢失的颜面。

韩信

03三,时代大背景的限制,有些片段,后人只可当童话读

如果说司马迁对项羽等人的悲情描写,是为了渲染强烈的英雄主义,那么司马迁对刘邦在《史记》中的描写,很多时候就过于夸张,或者完全被神化了。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司马迁作为生活在汉王朝统治下的臣民,他要想完成著书立传的目标,就必须要迎合当朝的政治任务。于是,美化刘氏集团的政治任务是他必须要做的。当然,用自己的史笔美化政权领导人,是每个史官所必需要学会的本领。为了显示出刘氏江山的正统性,司马迁着手开始神话刘邦,把他描绘成真正的“龙的传人“。

司马迁在描写刘邦母亲生刘邦场景时是这样写道的,一日,刘母正在田间劳作,这时天上突然一条白龙伏在刘母身上,刘父看到后惊讶不已。在这之后不久,刘母便怀孕生下了刘邦。这句话传递出来的讯息,就是为了证明刘邦是真命天子。他怎么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迎合当朝,在表述刘氏江山获得的合法性与正当性。

刘邦

关于刘邦真的是龙所生的这一说法,不用多想就知道有多假,它完全的不符合常识。其实,这也不能完全责怪司马迁。单纯的说龙这种祥瑞,在古人眼中因为科学的局限性,他们一致认为世间是有龙的,就连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关于到底有没有龙的争论还一直在存在。

而司马迁作为2000多年前的人物,其实也是有着大环境背景下的知识局限。汉朝时期的百姓,在官方权威人士的宣传引导之下,百姓对于龙的存在基本是毫无疑问的。而司马迁作为那个时代的一员,不可能突破时代发展的眼光,去质疑真龙是否存在?再者,史学家修史最大的一个工作就是美化当朝,抨击前朝。司马迁作为食汉朝皇粮的史官也概莫能外。看到这也就不难理解,司马迁为何会将这一极不靠谱的事情记录到正史当中去了。

除了刘邦是真龙所生以外,在《史记》一书中司马迁对刘邦大腿上的72颗黑痣的描写,也堪称神来之笔。在史书中,司马迁对刘邦大腿上的这些黑痣做了更为传神的描写,认为他是天赋秉人的象征,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刘邦的神秘。

神话传说中龙的形象

其实,仔细读这段记载依然是相当的不靠谱。依照现如今人们的科学常识,刘邦大腿上的黑痣很可能是一种皮肤病,和奇人异象实在牵扯不出什么关系。再者说司马迁生活的汉武帝时代,距离刘邦所处的高祖时代已经过去百余年,司马迁本人也从未见过汉武帝本人。且刘邦贵为天子,即使见了,也不太可能让别人抱着大腿数到底有多少颗痣。

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面对如此生动传奇的传闻,作为史学家的司马迁当然不愿意放弃如此好的例子,因为这样既可以丰富自己的著作,还可以迎合当朝。于是乎,这段不靠谱的历史才会进入正史。

04个人情感作祟,司马迁看汉武帝——侍从眼中无英雄

除了一些光怪陆离的记载,总体上来讲司马迁对刘邦的记载还算公正,并没有太多的个人感情色彩带入。然而对于当朝的汉武帝,司马迁就没有那么心平气和,如此公正的去写这段历史了。翻开《孝武本纪》关于汉武帝的记载中,司马迁不惜用万字笔墨对汉武帝进行了评价。可以说,在这上万字的语录中,几乎全是对汉武帝的批评之词。

在语录中,司马迁对汉武帝执政以来为了出巡行祭祀典礼,在沿途奢靡修建帝王行宫,大兴土木,浪费民脂民膏。反正,在司马迁的笔下,汉武帝被一改当代人对其千古一帝的看法,完全是个不靠谱败家的皇帝。

看到这里,很多人觉得司马迁敢于直言不讳的抨击当朝天子,司马迁确实给人一种秉笔直言的形象。但是深知司马迁与汉武帝间隙的人,都应该清楚司马迁这样做有着很大的嫌疑,是对汉武帝的个人情感报复,有意抨击当朝皇帝。

汉武帝操练水军雕塑

在对汉武帝的评价当中,司马迁不惜耗费大量笔墨,对汉武帝“信奉鬼神”、“求仙问丹”、“封禅祭礼”、“蛊惑之乱”等不光彩的事情,且篇幅巨大,而像“远征匈奴”、“广开三边”等一生伟业,反倒成了陪衬。作为后世之人,我们公正的看待汉武帝本人,他也是汉朝乃至中国历史上颇有作为的皇帝。汉王朝正是在他的手上,走上了强盛繁荣的道路上。然而司马迁把汉武帝的功劳都视而不见,而那些特殊癖好却被司马迁无限放大,这很难不让人认为这是司马迁在假公济私,发泄个人不满情绪。

汉朝风采

其实,司马迁如此看不惯汉武帝多基于两种原因。一,虽然不可否认汉武帝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难得的有作为的君王。但是毕竟汉武帝也是凡胎肉体,也有着执政时期的昏聩时期。但是从古语“侍从眼中无英雄”来看,司马迁对汉武帝的评价也是事情发展的必然。

在16世纪的法国,学者蒙田就曾说过这样的话:“人为其侍从所敬者,鲜矣。”再后来,美国学者爱默生对这一理论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在爱迪生看来“奴仆”的心目中,“每个英雄终成厌物”。

其实导致“侍者”眼中无英雄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作为英雄身边的仆人,他们总是与自己的主子朝夕相处,而作为主子身边的侍从,主人在私底下也会放弃高高在上的威严感,这个时候主子的优缺点就会一览无遗的展现在侍从眼皮底下。

汉武帝

这个时候世人眼中无与伦比的神,在侍从眼中也就是那样。于是乎,那种原有的神秘崇敬之情,就会消失殆尽。很多时候我们看身边的偶像明星们,他们的生活之所以搞得总是很神秘,我们就会在外界舆论的主导下,对偶像变得更加崇拜,一旦神秘的纱窗被捅破,那么原先的崇尚之情就会消失。

不光原来的认知会被推翻,对于侍从而言,他们还会把主人原先的光辉事迹选择性视而不见,对其缺点逐步放大,直到他内心的气愤完全消失为止。

蒙田

司马迁作为生活在汉武帝执政时期的一名史官,和他之前所描写的历史人物相比,他会有着更为真实的切身体会。正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作为朝廷供养的史官,他的中心任务就是匡正皇帝的过失。作为一名合格的史学家,是不能惧怕权贵的。再加之,汉武帝执政期间确实做过不少劳民伤财的事情,这点司马迁对其抨击也是无可厚非。

如果说导致司马迁对汉武帝多加批评的一种原因,是出自于职业的操守,那么第二个原因就是出于泄私愤了。

古时战场场景图

这还要从李陵事件说起。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继承了祖父的英勇,李陵率领的汉军在与匈奴的决战中,多次取胜。但在后来的一次战役中,李陵所部与匈奴人厮杀8天8夜,最后还是战败。作为将领的李陵也被活捉,且最后投降了敌人。

按理来说兵败乃军家常有之事,皇帝也不会对此过分苛责什么。但不料此时的汉武帝正处于极度窝心气愤的时刻,一来外有李广利兵败、李陵投敌,大汉颜面顿时扫地;内有国家征战匈奴导致穷兵黩武,百姓民不聊生、汉初几代帝王攒下的国本,在武帝时代也国库空虚,这时的西汉王朝虽然表面上风光依旧,但疲软之势已然显现”,再加之在汉武帝执政时期,西汉王朝又迎来了大面积爆发的农民起义。

汉武帝的陵墓茂陵

一下子,如此多的不顺心事都堆积在一块,汉武帝内心的愚蒙可想而知。这时李陵投降匈奴的战报传来后,就像一根稻草压倒了汉武帝最后的忍耐力,怒不可遏的汉武帝直接下令夷灭李陵三族,全然不顾李陵祖父李广对汉朝的忠心。

这个时候司马迁开始不顾汉武帝的愤怒,勇敢的站了出来替李家说情。怒不可遏的汉武帝,竟直接判处了司马迁死刑。当时的死刑有两种方法可以化解:一是花钱赎命,二是接受宫刑折磨。考虑到自己的《史记》还没有完成,再加之家里面也实在拿不出可以支付的钱财,最后迫不得已的司马迁才接受了施以宫刑,这对于一个男人而言是极大屈辱。

做完了这些,司马迁还不觉得解恨。他还不怀好意的将司马迁安排在了太史令这个职位上,这个职位是汉武帝用来有意羞辱司马迁的。

汉朝时的宦官俑

太史令,通称太史公,它是汉武帝时期新设的官职,主要掌管天时星历,在武帝时期,这一官职多由太监担任,司马迁被施以宫刑以后,虽然失去了男儿之身,但和名义上的太监还是有区别的。这其实是汉武帝有意羞辱司马迁,让天下人都知道司马迁是个残缺之人。这种无形折磨,只有当时“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的司马迁才可以感受得到。

基于此等情况,司马迁是作为常人对汉武帝的不满之情,也就不难理解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