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詩詞歌賦,對於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恐怕並不陌生,作爲兒時的啓蒙讀物如今的它們依然深受着普通廣大羣衆的青睞。詩歌作爲一種抒情言志的文學體裁,其實它最早源於民間生活,是一種不折不扣的草根文學,《毛詩·大序》就曾記載:“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爲志,發言爲詩”。而古代詩歌歷經數個王朝的發展也有諸多類別,比如我們通常所說的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山水田園詩等皆是按內容劃分的。

可在中華詩歌百花園裏,除了常見的正體詩詞以外,還有一種特殊的題材,名爲“牆頭詩”,顧名思義,就是寫在牆壁上的詩。像歷史比較有名的《梁園吟》就是詩仙李白寫在牆壁上的佳作,憑藉這一首即興而作的“牆頭詩”,李白成功引起宰相孫女傾慕!當然,除了李白這樣大詩人外,在古代還有很多詩人留下了牆頭詩,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堪稱牆頭詩之冠的《題臨安邸》。這是史上最諷刺的一首詩,僅28個字偷偷寫在牆壁上,寫成時連名字都沒有,卻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年年入選小學課本,流傳了千年。

首先,在瞭解這首牆頭詩之前,我們要對該詩的創作背景有初步的認知。據史料記載《題臨安邸》是南宋紹興年間一位不知名的小詩人林升所作,正因爲林升在當時並不出名,所以後世對其生平事蹟記載並不詳細。如今我們所知道的資料還是從溫州蒼南縣《林氏宗譜》所得:“林升,字雲友、夢屏,葬西程山,娶渡龍(今蒼南靈溪鎮)楊氏,生雄、熙。”或許是林升不願與南宋官場同流合污的緣故,其一生並無考取功名。

林升是生活在南宋初期的儒士,當時北方的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虜了徽、欽兩個皇帝,中原國土全被金人侵佔。宋高宗趙構雖逃到江南在臨安即位,但南宋小朝廷並沒有吸取北宋亡國的慘痛教訓而發憤圖強,當政者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則殘酷迫害岳飛等愛國人士。可以說在政治上腐敗無能,達官顯貴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

面對南宋小朝廷大肆歌舞享樂,沉淪於奢侈糜爛的腐朽生活,當時的文人志士都紛紛拿起自己的筆墨,寫下了許多具有強烈諷刺意味的作品,來表達自己心中的憤慨。而《題臨安邸》就是林升創作的一首“牆頭詩”,寫在了南宋都城臨安的一家旅店牆壁上,詩人通過巧妙的構思,冷言冷語諷刺統治階地腐敗,雖然全文無一髒字,但卻是謾罵之語佳作,年年入選小學課本中。

下面就讓我們具體來看看林升的這首流傳千年的《題臨安邸》: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首詩雖然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卻將南宋時期杭州那種由上至下的貪圖享樂的社會風氣描寫得淋漓盡致,偏安江南的南宋朝廷只滿足於歌舞昇平,未有宏圖壯志。這首詩也讓詩人林升一罵成名載入史冊,當時詩人並沒有署名,所以作者到底是誰,也是被後世爭論了許久才確定的。因爲是一首偷偷寫在牆壁上的匿名詩,所以對宋朝廷的昏庸和無能,寫得是入木三分,一點也不留情面,讀來是酣暢淋漓,相當解氣。

開始首句“山外青山樓外樓” ,詩人就抓住臨安城的特徵——重重疊疊的青山,鱗次櫛比的樓臺,描寫了祖國大好山河,起伏連綿的青山,樓閣接着一個。若單是看這麼一句詩,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幅畫面呀,但詩歌創作中有一種表現手法,是以樂景來寫哀景。次句緊接着“西湖歌舞幾時休?”,詩人筆鋒一轉,江山如此多嬌,卻半壁落入金人之手,而此時的西湖邊朝中君臣卻還是載歌載舞,日夜不休。

可以說,在詩人筆下,這些層層的樓臺並沒有讓他感到國家的強盛繁榮,反而令人不由得聯想到了殷紂王的鹿臺、楚王的章華臺、吳王的館娃宮和隋煬帝的江都宮。面對北方中原淪喪,國仇家恨還不知何時能報,可杭州城卻一片歌舞昇平,怎不令人痛心?這無休止的歌舞,更容易令人想起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和唐明皇的《霓裳羽衣曲》。最後,詩人用一個“休”字,暗示了詩人對現實社會處境的心痛,對當政者一味“休”戰言和、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的憤慨之情。

最後兩句“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則緊承上句“西湖歌舞幾時休”,繼續表現了詩人的憤慨之情。一個“燻”字,暗示了當政者淫靡享樂場面的龐大與熱鬧;一個“醉”字,承接上一個“燻”字,把那些縱情聲色的南宋統治者的醜態刻畫得惟妙惟肖。在西湖美好的環境中,所見的卻是南宋統治者奢靡的醜態,美醜的對比,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審美想象空間。

在這樣的狀態下,詩人爲了進一步表現出“遊人醉”,在結尾中寫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來建都於汴梁,時已爲金侵佔。就是說,紙醉金迷中,這些“遊人”們簡直把杭州當成了故都汴州。“杭州”與“汴州”的對比,我們便很容易理解出林升對無視國家前途與命運,只知醉生夢死的那些人的憤怒之情。對於他們的卑劣行爲,詩人怒氣迸發,最後在牆壁上題寫了這一首流傳千年,被稱爲諷喻詩中傑作的《題臨安邸》。

最後縱觀小詩人林升的這首詩,短短四句,以景商情,情中有景;用把西湖的美麗和繁華渲染足夠的手法來反村出作者的憤怒之情,表達了他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深切憂慮。同時,還以沒有髒字,卻勝過髒字的諷刺語言,對南宋統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對外屈膝投降,對內殘害忠良的憤怒之情。可以說朱升的《題臨安邸》是那個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作,爲後世廣爲傳誦,時至今日仍常鞭笞醉生夢死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