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诗词歌赋,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恐怕并不陌生,作为儿时的启蒙读物如今的它们依然深受着普通广大群众的青睐。诗歌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其实它最早源于民间生活,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草根文学,《毛诗·大序》就曾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而古代诗歌历经数个王朝的发展也有诸多类别,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等皆是按内容划分的。

可在中华诗歌百花园里,除了常见的正体诗词以外,还有一种特殊的题材,名为“墙头诗”,顾名思义,就是写在墙壁上的诗。像历史比较有名的《梁园吟》就是诗仙李白写在墙壁上的佳作,凭借这一首即兴而作的“墙头诗”,李白成功引起宰相孙女倾慕!当然,除了李白这样大诗人外,在古代还有很多诗人留下了墙头诗,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堪称墙头诗之冠的《题临安邸》。这是史上最讽刺的一首诗,仅28个字偷偷写在墙壁上,写成时连名字都没有,却句句都是千古名句,年年入选小学课本,流传了千年。

首先,在了解这首墙头诗之前,我们要对该诗的创作背景有初步的认知。据史料记载《题临安邸》是南宋绍兴年间一位不知名的小诗人林升所作,正因为林升在当时并不出名,所以后世对其生平事迹记载并不详细。如今我们所知道的资料还是从温州苍南县《林氏宗谱》所得:“林升,字云友、梦屏,葬西程山,娶渡龙(今苍南灵溪镇)杨氏,生雄、熙。”或许是林升不愿与南宋官场同流合污的缘故,其一生并无考取功名。

林升是生活在南宋初期的儒士,当时北方的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钦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宋高宗赵构虽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但南宋小朝廷并没有吸取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则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可以说在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面对南宋小朝廷大肆歌舞享乐,沉沦于奢侈糜烂的腐朽生活,当时的文人志士都纷纷拿起自己的笔墨,写下了许多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作品,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愤慨。而《题临安邸》就是林升创作的一首“墙头诗”,写在了南宋都城临安的一家旅店墙壁上,诗人通过巧妙的构思,冷言冷语讽刺统治阶地腐败,虽然全文无一脏字,但却是谩骂之语佳作,年年入选小学课本中。

下面就让我们具体来看看林升的这首流传千年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28个字,但却将南宋时期杭州那种由上至下的贪图享乐的社会风气描写得淋漓尽致,偏安江南的南宋朝廷只满足于歌舞升平,未有宏图壮志。这首诗也让诗人林升一骂成名载入史册,当时诗人并没有署名,所以作者到底是谁,也是被后世争论了许久才确定的。因为是一首偷偷写在墙壁上的匿名诗,所以对宋朝廷的昏庸和无能,写得是入木三分,一点也不留情面,读来是酣畅淋漓,相当解气。

开始首句“山外青山楼外楼” ,诗人就抓住临安城的特征——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描写了祖国大好山河,起伏连绵的青山,楼阁接着一个。若单是看这么一句诗,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呀,但诗歌创作中有一种表现手法,是以乐景来写哀景。次句紧接着“西湖歌舞几时休?”,诗人笔锋一转,江山如此多娇,却半壁落入金人之手,而此时的西湖边朝中君臣却还是载歌载舞,日夜不休。

可以说,在诗人笔下,这些层层的楼台并没有让他感到国家的强盛繁荣,反而令人不由得联想到了殷纣王的鹿台、楚王的章华台、吴王的馆娃宫和隋炀帝的江都宫。面对北方中原沦丧,国仇家恨还不知何时能报,可杭州城却一片歌舞升平,怎不令人痛心?这无休止的歌舞,更容易令人想起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和唐明皇的《霓裳羽衣曲》。最后,诗人用一个“休”字,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社会处境的心痛,对当政者一味“休”战言和、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愤慨之情。

最后两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则紧承上句“西湖歌舞几时休”,继续表现了诗人的愤慨之情。一个“熏”字,暗示了当政者淫靡享乐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一个“醉”字,承接上一个“熏”字,把那些纵情声色的南宋统治者的丑态刻画得惟妙惟肖。在西湖美好的环境中,所见的却是南宋统治者奢靡的丑态,美丑的对比,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

在这样的状态下,诗人为了进一步表现出“游人醉”,在结尾中写道:“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朝原来建都于汴梁,时已为金侵占。就是说,纸醉金迷中,这些“游人”们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故都汴州。“杭州”与“汴州”的对比,我们便很容易理解出林升对无视国家前途与命运,只知醉生梦死的那些人的愤怒之情。对于他们的卑劣行为,诗人怒气迸发,最后在墙壁上题写了这一首流传千年,被称为讽喻诗中杰作的《题临安邸》。

最后纵观小诗人林升的这首诗,短短四句,以景商情,情中有景;用把西湖的美丽和繁华渲染足够的手法来反村出作者的愤怒之情,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同时,还以没有脏字,却胜过脏字的讽刺语言,对南宋统治者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害忠良的愤怒之情。可以说朱升的《题临安邸》是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名作,为后世广为传诵,时至今日仍常鞭笞醉生梦死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