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也是糖尿病“深思熟虑”的一天

“每逢佳节倍思粽”

吃,害怕血糖升高快。不吃,真的好馋!

不!能吃!不是“不能吃”!

要吃它就得先了解它,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主要还不是因为升高血糖快!

粽子的主要成分大多是糯米包的,糯米99%以上都是支链淀粉,消化速度快,餐后血糖也高,不利于糖尿病人控制血糖。

既然是这样,那就想办法降低一下粽子的升高血糖速度。

怎么吃呢?其实,只要注意下面说的这7点,问题不大,不用害怕!

光粽子就是除了糯米啥也没有的粽子,食材单一。

一般这类粽子人们是用来占白糖吃的

不建议

有的人包粽子时候,喜欢放一颗蜜枣或者放点豆沙馅。

蜜枣和豆沙馅,大多是买来的成品,里面含有大量的脂肪和糖

吃了以后绝对是升高血糖

不建议

有的粽子为了提升口感,会在里面包上肥瘦相间的肉。

研究发现,加入猪油之后,糯米食物餐后血糖上升到峰值的时间被推迟

也就是说血糖还是会升高的,只不过迟到了一些。

正所谓,该来的,总是会来的……

不建议

实惠的人还是比较多的,包的粽子也大

建议选择小一点的,如果大那就吃1/3吧

浅尝辄止,尝尝解馋就好

粽子密度大,100g左右即可

不建议吃太多

如果有杂粮杂豆粽子或者大黄米的粽子

建议选择这类的,升血糖速度比白糯米慢

好吃!

如果吃了粽子,就要注意减少其他主食哦!

不仅仅是米饭面条啥的,薯类也要减少或者不吃

1个中等大小的粽子,相当于一两碗米饭热量了

可不能光吃粽子,一定要搭配丰富的蔬菜

蔬菜膳食纤维多,有利于延缓血糖

而且还能增加饱腹感,不至于吃太多的粽子

“你们先吃,我先吃点蔬菜!”

记忆中,每年端午节,家里的搭配都是粽子和鸡蛋

冥冥之中,已经开始控制血糖了

蛋白质食物包括肉蛋奶豆制品,吃粽子时候来1拳头

饱腹、解腻、控血糖

最后,需要提醒糖尿病人的是,粽子虽然可以适量食用。

但是要注意监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如果血糖升高的比以前严重,建议及时就医哦!

对于平时控血糖就特别困难的人,还是不要吃粽子了。

送你一句话作为安慰:“忍一时,风平浪静;吃一顿,波涛汹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