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內存在外星文明嗎?

在宇宙中找生命需要按照已知的標準來找,按照地球的生命演化模式來看,演化出生命的幾個要素:水、空氣、適宜的溫度、相對安全的太空環境,這幾個因素缺一不可,安全的太空環境是必要的,因爲如果時不時地遭受巨大隕石的撞擊或時不時地遭受高能天文事件的洗禮,那麼對於生命演化來講是致命的,更別提出現文明瞭。

在談到外星文明的時候,首先尋找的是恆星系中的宜居帶,看看裏面是否有合適的岩石星球,岩石星球上是否有表面流動的液態水以及適宜的大氣,有了這些只能說明上面具備了誕生生命的條件,至於文明,這全靠運氣。

銀河系中含有大約2000億顆恆星,衆多的恆星以及其它彌散的星雲、星際物質組成了直徑10-20萬光年,平均厚度2000光年的盤狀結構,這就是銀河系。在銀河系的中央,那裏是銀核,恆星密度很高,由於複雜的引力環境,那裏不會存在有生命存在條件的岩石星球,即便是排除掉銀核附近的恆星,排除掉那些不安靜的恆星(像紅巨星那些處在演化末期的不安靜的恆星),也應該存在近千億顆安靜的恆星,在這恆星系中,應該都會有幾顆行星,我想即便概率再低也不會只有一顆地球吧,因此我相信在銀河系中,地球並不孤獨。

如果存在,那麼在銀河系中至少存在多少外星文明呢?

多數人會以爲這要怎麼算啊,人類既不清楚到底有多少顆滿足條件的星球,也不能實地考察去看看,猜都猜不出來的問題。可是這個普通人猜都猜不出來的問題到了科學家這裏就不一樣了,科學家使用數學公式就可以得到答案,當然了這個答案僅具有參考意義。

1961年,天文學家德雷克在主持一次主題爲“尋找外星人”的會議時提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德雷克方程”,方程用來計算銀河系內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的數量,既然是公式,裏面就肯定存在多個變量,這幾個變量分別爲:R*銀河系中恆星形成的平均速率;fp恆星中有行星的比例;ne每個恆星系中有宜居行星的平均數量;fL宜居行星演化出生命的可能性;fi存在生命的行星演化出智慧生命的可能性;fc智慧文明向宇宙中發出可探測信號的可能性;L這些智慧文明存在的持續時間。所以公式就是這樣的:N(銀河系中可能與我們進行星際通訊的文明數量)=R*×Fp×Ne×FL×Fi×Fc×L。當時根據各個參數的模糊值,大概可以得出一個模糊的數字,在銀河系內大約有5000萬種不同形式的文明。

這個數字顯然很大,並不準確,這是因爲每個參數的估計值都存在很大的偏差,後來由於開普勒望遠鏡做出的努力,確定了其中的兩個參數的估計值,一個是fp的估計值,一個是ne的估計值,N的數值才降了下來,從幾千萬個降到了幾十萬個,又從幾十萬個降到了幾千個、幾百個,這個N的數值一直在變化,一直都沒有一個準確值,事實上,N的值很難被估計。

英國諾丁漢大學研究人員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發表了研究文章,文章中說根據他們的研究,銀河系中至少存在36個智慧文明,這36個智慧文明分佈在銀河系中相距甚遠,互相之間相距的平均距離達到了1.7萬光年,這使得兩個文明之間的交流變得極爲艱難。

爲什麼沒有外星文明到過太陽系?

其中的原因太多了,也許外星文明距離太陽系太遠了,沒有發現我們,也許發現了太陽系內有一顆藍色星球,但是限於無法星際航行,過不來。也許外星文明的科技層次還沒有人類高,都只能待在自己的母星球上,也許銀河系中,人類文明是唯一的智慧文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