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紅袍,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會想到武夷山。武夷山本就山清水秀,是一個旅遊觀光的好去處。大紅袍作爲武夷山的特產,早已經隨着茶葉逐漸進入我們的生活而聲名鵲起。但是現在市面上到處可見大紅袍的包裝,但是口感口味各不相同。這到底是什麼緣故呢?接下來,我來跟大家聊聊爲什麼會這樣。這就要從大紅袍是什麼開始講起了,我總結的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母樹大紅袍

母樹大紅袍就是大紅袍茶葉最開始的來源名稱,大紅袍茶樹產出來的茶,這就是正宗的大紅袍,但是,衆所周知,大紅袍母樹只有六株,現在已經停止開採了。因此,母樹大紅袍只能當作國寶級來讓我們仰望了。

二,純種大紅袍

純種大紅袍是什麼概念呢?原來,茶葉科學家們爲了能讓大家喝到大紅袍,從母樹大紅袍樹上取了一些樹枝,通過無性繁殖的培育方法來取的新品種。據說在當時不同的樹枝扦插出現了很多個茶葉性狀表現不同的茶葉新品種。這就是我們說的純種大紅袍,在長時間的選育以及加工製作,目前主要有三個品種穩定,而且可以適合大量種植。這三個品種就是,北斗,奇丹,雀舌。這就是純種大紅袍的來歷以及現在的主要代表。

三,商品大紅袍

商品大紅袍就比較好理解了,就是目前我們在市面上看到的比較多的包裝寫着的大紅袍。這些統稱商品大紅袍。那商品大紅袍是怎麼來的呢?商品大紅袍是採用武夷山的一些優良品種原料,如水仙,肉桂,名樅等,按照一定的市場需求,通過一定的比例拼配出來。由於原材料的比例,火候,品種等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就造成了前面剛開始所說的各種口感的出現。但是拼配的茶葉也是有它的優點,比如可以降低成本,可以穩定口感,增加產量等等。拼配的原則是原材料等級都差不多,爲了讓商品滿足符合市場需求而進行的一種技術拼配,而不是以次充好,以假亂真。

今天的分享主要是以上幾點,希望各位愛茶的茶友批評指正,共同交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