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北京,豔陽下炙烤的高溫,忙碌的工作,穿梭的人流。每一樣都讓人煩躁和疲憊,下班後,最想的就是找個地攤,來點小菜再來杯冰啤,彷彿間,這時的你才讓你感受到一絲絲的安逸和放鬆。

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感受呢?一份花生毛豆拼盤,一把滋滋冒着油的羊肉串,幾個摯友,夜色下,微風中酣暢攀談,這纔是人生,有忙碌有放鬆。在這個時候,還有一道下酒菜是必不可少的,就是,炸小黃魚。

酥香的表皮下鮮嫩的魚肉,再搭配椒香滿滿的椒鹽,香嫩的感覺太適合下酒了,尤其是冰啤。喫到最後,再仔細地啃啃魚骨上的魚肉,那份細緻入微,攀談中都帶着歡樂。

其實在家也一樣能輕鬆地做出這麼美味好喫的炸小黃魚,只要記住幾個小技巧,做法不難,一樣的美味,陪伴家人一起品嚐,那感覺才更舒坦!

冰凍的小黃魚,先解凍,然後去掉內臟就可以,自身小黃魚就很乾淨,如果帶籽的話,都不用去內臟,直接洗淨就可以。

準備的材料也不多,蔥姜雞蛋,椒鹽,料酒,鹽,麪粉和澱粉就夠了。

這裏有第一個小技巧,就是不要只用麪粉,搭配一些澱粉口感會更好。大概比例是三比一,也就是三份麪粉一份澱粉,澱粉的加入目的就是爲了讓麪糊更細膩,也更酥脆。

切點蔥姜,放點胡椒粉,鹽,料酒,先拌勻醃製一會兒,大概有個五分鐘就可以。

倒入三份麪粉,一份澱粉,再打一個雞蛋。大概總量也就是魚的三分之一就足夠了,目的只要是最後能讓魚都裹滿面糊就可以。

這裏就有了第二個小技巧。拌勻面糊的碗裏,倒入一些食用油再抓拌均勻。倒油的目的就是爲了讓表皮更酥脆,也能讓這個酥脆保持得更持久。因爲麪糊裏滲入油脂,在高溫油炸的時候,實際這個表皮是裏外一起受熱,比不放油的受熱更均勻也能炸得更透,所以會更酥脆和持久保持這個脆的口感。

拌勻後再放置十分鐘,讓魚肉繼續入味。這裏有個不一樣的做法,就是有些人喜歡先拌麪糊,然後蘸魚下油鍋,我喜歡直接把魚和麪糊拌在一起醃製,這樣包裹的更牢固和均勻,在油炸的時候不會輕易脫殼,也就是魚肉和麪糊殼分離。

油溫五六成熱,也就是筷子放進去冒泡的時候就可以。下入魚先中火慢炸,這一步就是爲了讓魚肉能炸透。

大概炸個三四分鐘後,看到油表面的氣泡沒有那麼密集的時候,魚也變成金黃色並且成型。開大火再炸半分鐘。這一步就是省去了撈出再下鍋二次復炸的繁瑣。這一步也是最後成品口感的關鍵,炸表皮,讓表皮酥脆。

把炸好的魚撈出放在吸油紙或者廚房用紙巾上瀝乾油,就算做好了。

最後撒點椒鹽,一份酥香鮮嫩的炸小黃魚其實就這麼簡單。夏天的夜晚,和家人圍坐在一起,來份炸小黃魚,再來個拍黃瓜,拌碗涼麪,來點冰啤,一天的燥熱頓時就九霄雲外。生活其實很簡單,不用複雜的大餐,也不用熱火朝天的忙活。最舒服的就是能在一起,哪怕喫着最簡單的餐食,但互相的溝通與安慰讓家的味道反而更加的美味!

寫在最後,酥脆的關鍵點標註:

拌麪糊一定要放點澱粉麪糊裏要倒點油先中火炸透魚肉,最後再大火炸酥表皮

把複雜的變簡單,把簡單的變得更加的漂亮,讓漂亮和健康同時擁有,這就是我@呲食塘,一個不拘泥於傳統的美食作者,值得你,一個不拘泥於傳統的美食作者,值得你關注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