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桌上,經常聽到別人說一句話,就是:“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這句話其實就是勸人少喝酒,哪怕是爲了交際應酬,也不要每次都喝得酩酊大醉。因爲一個人平常可能看起來斯斯文文,但是喝醉了之後,很容易做出酒後失德的事情。不僅對我們的形象有損,還對我們的身體傷害很大,所以看看喝醉的人,他們的表現,我們就會暗中警醒自己,千萬不要喝多了,以免自己丟人。

其實,這句話除了忠告我們之外,還是一句高明的識人口訣。每個人在人際交往中,都會帶着面具做人。這樣不是爲了欺騙別人,而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希望贏得別人的好感,這都是人之常情。

但是一個人喝醉之後,在酒精的麻醉之下,就會卸下僞裝,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這就是“酒後吐真言”的道理。所以看看醉酒之人的表現,跟他平時有什麼差異,就能把他看清楚了。

我們想要在人際交往中認清一個人,可以在酒桌上去觀察他的表現。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酒桌識人術:酒桌上,有這二個特點的人,最好敬而遠之。

一、喜歡吹噓自己的人

網上有人這樣說過喝酒跟喝茶的區別。喝酒的人,越喝說話越沒譜,每個人都怕別人小瞧了他,於是都喜歡誇誇其談。在酒桌上能夠交往到的,大多都是酒肉朋友,有酒有肉的時候召之即來。等到遇到困難,需要這些朋友幫忙的時候,他們輕則離你遠去,甚至會對你落井下石。

而經常在一起喝茶的人,他們談論的都是如何賺錢,分享的都是人生經驗。大家越喝頭腦越清楚,會碰撞出很多新的火花和靈感,所以喝茶的人大多越來越成功。而沉迷於喝酒的人,往往都會人生失意,不會有什麼大出息。

我們現在的生活中,其實做任何事情,都離不開交際應酬,並非所有喝酒的人都不可取。但是不管是以酒交友,還是以茶會友,想要結交真心的朋友,都是要看他做人是否可靠,做事是否沉穩。而酒桌上,最不可靠的,往往就是喜歡吹噓自己的人。

南懷瑾大師說過:“人羣中最沉默的人,往往最有實力。”他們並不是沉默寡言,而是不需要用太多的言語去自我吹捧,這其實是內心有底氣的表現。反而是一個人越自卑,越想處處顯露自己,怕別人看輕了自己。地低成海,人地成王,真正的高人從不讓自己引人矚目,而是懂得韜光養晦。在酒桌上,如果遇到喜歡吹噓自己的人,不要被他們矇騙了,覺得這個人很有實力。這樣的人不可靠,儘量少交往。

二、喫飯總不請客的人

我們經常會說一句俗語,叫做:“禮尚往來。”因爲我們的文明源遠流長,我們是禮儀之邦,所以老祖宗特別注重待人接物時的禮節。如果我們在人際交往中,做出了失禮的事情,往往代表着我們的修養還不夠。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這方面有缺失,很難得到衆人的認可。

我們在酒桌上交際應酬的時候,當然也有禮節。例如,我們去了某個地方做客,當地的朋友熱情地招待了我們,這就叫做盡地主之誼。在酒桌上三杯兩盞淡酒,既交流了經驗,也加深了感情,客人對主人的安排感到非常滿意,這叫做賓主盡歡。同樣的道理,當朋友來拜訪我們時,我們當然也要招待好朋友,這叫做禮尚往來。

雖然君子之交淡如水,我們爲朋友花錢請客喫飯,並不代表我們就不是君子之交。這種酒桌上的交情,不在於喫什麼山珍海味,也不在於喝什麼瓊漿玉露,而是爲了讓朋友感受到我們的真誠。但是酒桌上,也經常會遇到一種人,別人請客的時候,一叫他就去。甚至別人沒有通知他,他聽說了也要去湊熱鬧,根本不管場合到底合不合適。如果別人請客的時候,沒有叫他,他還會埋怨別人不把他當朋友。

但是他總喫別人的,卻從來不回請別人,我們並不是把這一餐飯錢看得很重。他的這種行爲,其實是非常自私自利的表現,就連一頓飯也不願意爲朋友付出。在更大的利益面前,他也不會顧及朋友的利益。所以這種人儘量少交往,最好敬而遠之。

諸葛亮是世人心中有大智慧的人,他就非常善於識人用人,所以他才能選材育人,幫助劉備建立了西蜀。他留下過一句識人口訣,這樣說:“醉之以酒,而觀其性。”想要考察一個人的本性到底如何,可以讓他喝醉酒,以此來試探他。看他酒醉之後是言行一致,還是酒後失德,就知道這個人的操守怎麼樣。這就是“交友交真心,杯酒見情深”的道理,在酒桌上一定要懂得識人,才能結識真正的人脈,一定要重視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