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離婚率的不斷攀升,暴露的問題是如今的人幸福指數越來越低了。每個月除了看着信用卡賬單發呆,以及收到銀行繳納房貸的短信通知。幾乎每個月都有那麼十來天會活得很掙扎。

過去的人曾說夫妻吵架無非是一些日常生活的磕磕絆絆,吵吵架也是正常現象。很多人依然信奉這句與時代氣息不符的老話。但現實不會說謊,從一開始小吵小鬧到之後互相容不下對方,最後一場婚姻以蔓延着硝煙的方式結束,已經成爲了如今的常態。

當事人總覺得:我也沒有什麼不對吧!

每一位當事人在闡述不幸婚姻的時候都必定會有這句臺詞。丈夫回家先癱軟在沙發上先玩會兒手機沒有什麼不對吧!妻子想買身漂亮衣服也沒有什麼不對吧!某一方美其名曰爲了孩子好也沒有什麼不對吧!

說起來確實誰也對,因爲當事人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那麼既然已經證明了自己沒有錯,弦外之音難道不是在告訴別人錯都是對方的嗎?

就這樣很多夫妻都抱着要向對方證明自己是正確的想法,於是從吵架到冷戰直到一拍兩散的劇情就這樣嚴格按照自己寫好的劇本開始進行了。

其實我也相信很多夫妻並非是想要吵架,最初雙方都渴望解決問題。但偏偏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關於第一責任人鑑定的問題上兩個人再次意見不合,舊的問題還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又添了新的矛盾。接着矛盾就這樣越積越深。直到最後兩個人只記得自己這一生最討厭的人是誰,卻忘記了最初的矛盾是因爲什麼引起的。

我也希望解決問題,但是我發現問題根本解決不了

很多夫妻都會有這樣的經歷。一開始想着解決矛盾,讓婚姻恢復之前的幸福。可是輪到當事人說這句臺詞的時候卻發現,接下來的劇情對方已經不再願意配合自己繼續按照之前擬定的劇本走下去了。

把一團亂麻抽絲剝繭,這種溝通對於當事人來說時間成本已經足夠大了。漸漸就有人會發現,與其費力的解決問題,不如再吵一架來得更直接一下,自己的情緒發泄發泄也更痛快一點。

前不久有一位孩子的母親找我諮詢關於孩子拖沓的問題。很快我就發現在她的家裏只有她一個在管孩子,跟丈夫的關係早就一塌糊塗,兩個人分房睡已經有兩年時間了。我問她爲什麼不想着修復關係呢?

她的回答很無奈,她曾經也想修復關係,可就是關係越修復越糟糕。漸漸兩個人都不說話了,一說話就會吵架,感覺三句話之內不把天聊死就算是奇蹟。

看到這些問題時候我第一反應往往是很頭大。因爲我實在摸不準對方的內心j到底是否是想解決矛盾。兩個人如果真的都想解決的話辦法還是有很多的。

冷戰如果不能讓自己冷靜的話,實際上也沒有任何意義。但現實中越是吵架的夫妻實際上最終越是隻考慮自己就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多問問對方想要的是什麼,比如對方想要下館子喫頓飯,你就不要提你剛看到了北歐七日遊正在打折。對方附近走走就不要提現在去看夜場電影。解決問題需要的是一個起點。真的想要改善關係,就從此刻開始多詢問對方的訴求,在爲伴侶解決訴求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對方也有考慮你的時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