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講一講拍球效應,什麼是拍球效應?顧名思義,就是當你用力地去拍球,球面會承受相對的壓力,力氣越大,反彈就越高。那麼帶入到親密關係中,就是你和伴侶發生爭吵,你們互相爭執不下,你一言他一語無停歇的互相攻擊,讓吵架不斷被激化。

舉個例子,我有次在菜市場買菜的時候,看見賣菜的和買菜的兩個人在吵架,你一句,我一句,聲音越來越大聲,越罵越激烈,話也越來越難聽,最後都開始動手了。直到管理人員來了才解決。這種事情感覺就像是在拍皮球,拍的力量越大,球就會彈得越高,你的作用力有多大,收到的反作用力也會有多大。兩個人吵架時,一方緊逼不放,咄咄逼人,另一方也不會善罷甘休,而是變本加厲,愈演愈烈,越吵越兇,最後甚至拳腳相加。

即使可能很多人認識了拍球效應,但依舊會有人不會退一步地去處理爭吵,打過球的人都知道,想要控制住籃球,得用巧勁,一旦力氣太大了,在運球的時候容易被搶,在投籃時容易被彈出,典型屬於喫力又喫虧的典範,把這種情景帶入到吵架中,就是你反抗的有多厲害,最後就要付出多少代價。比如男人吵架想要贏老婆,就得做好晚飯沒你的份,或者不給你好臉色瞧,所以爲了你們的關係着想,你都得把吵架變爲一種情趣,而具體的方法,就是在球彈起來的瞬間,把它抱在懷裏,不給對方用力拍的機會。

吵架有時候也是促進感情深度溝通的機會,卻被大多數人變成了發泄負面情緒的過程。吵架過程中,大部分人都是在吵情緒,很少去吵事情本身。而"拍球效應"是讓你適當的做些妥協,在能夠處理好自己的情緒,適當去安撫對方的情緒,避免在關係上更加緊張,出現火上澆油的狀態,很多伴侶分手就是在一時情急之下說出來的。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適當地處理自己的情緒,這樣會導致事物本質上的問題沒有解決,反而會出現新的問題。

我經常在視頻中強調溝通的重要性,所謂"溝通",是爲了讓雙方互相瞭解,形成一種默契。最好不要用問答或單方面傾訴的形式來完成,那不叫溝通,是質問和嘮叨。溝通一定不是單方面的,情緒的訴求必須是雙方的,要共同建立起兩個人的情感需求,然後再找一種舒服的相處模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