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不到一個多月就是端午啦,作爲我國的傳統節日,那肯定又是得跟食物掛上勾了,這次要被翻牌的美食是“糉子”!

說起糉子,南北鹹甜之分的口味又被大家爭論已久,鹹糉、甜糉看似是兩種不同口味美食的較量,但其實背後是南北方人們在飲食上的差異了。

南方糉子

南方糉子甜鹹都有,但基本多以鹹糉爲主。

鹹糉的特點就是多會包有肉料,部分地方會加幾個鹹鴨蛋在其中,這也是爲什麼會甜鹹都有的原因,這種做法有蛋黃肉糉的說法。

北方糉子

北方糉子善甜不善鹹。

北方糉子個頭首先就比較大,喫起來會更加過癮,在選料上會以紅棗居多,也有豆沙、甚至無餡的白糉,但是總體的口感基本都以甜爲主。

雖然糉子按照甜鹹可分爲南北派系,但是在衆多口味中還是有區域或者地點的區分,先來帶大家看看這幾種糉子品類:

北方糉子--代表作品:北京糉子

作爲北方糉子的代表作,北京糉子與西南、江浙滬、珠三角不同的是,北京糉子個子大,形狀多爲三角形或者四邊形,餡料以紅棗、豆沙等料的糯米糉,還又一些果脯爲料的糉子,這種素食糉子的口味偏甜多一些,所以北方的糉子還是以甜、以素爲多的。

西北糉子--代表作品:陝西糉子

西北糉子最大的特點是會用到蜂蜜,蜂蜜伴着糯米,不需要其它餡料就可以做到很美味。西北糉子多以菱形或者不規則爲主,色澤通透,涼甜味美,具有清涼解暑的特點。這種糉子非常受大家歡迎。

華南糉子--代表作品:廣東糉子

華南糉子品種多,類型也多,但是最具代表的還是廣東糉子,個頭小而外形精緻,品種類型多樣,除了肉糉、豆沙糉、蛋黃糉之外,民間還會有什錦糉,綠豆糉等地方特色糉子,風味獨特,深受外地人喜歡。

西南糉子--代表作品:四川糉子

提起四川人,大家的評價都是能喫辣,那糉子呢?不會也是辣味兒的吧?

其實並不是,四川糉子並沒有任何辣味,甚至它的口味以清香爲主,突出糯米原有的香味兒,他是混有炒熟的黃豆、花生、芝麻、白糖等佐料包裹而成。

江浙滬--嘉興糉子

嘉興糉子作爲歷史名點,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嘉興糉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的特點受到大家的熱捧。最有名的便是鮮肉糉了,該糉子也被成爲“糉子之王”,是因爲它的口感甜鹹適中,香糯可口。

看過了這幾種糉子之外,小編給大家在簡單介紹一下家庭版的糉子如何簡單操作:

1、首先糯米需要浸泡2哥小時以上,糯米只有泡開了纔會更軟更好喫。

2、將佐料提前浸泡,佐料可以是:紅豆、花生、綠豆等。

3、將糯米和佐料攪拌均勻後,加入配料(鹽、蠔油、生抽、老抽、食用油等),這是鹹糉子的做法哦。

4、等水開之後,將糉葉放進去煮5分鐘左右撈出,注意不要煮太久,葉子軟下來就好啦。

5、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包糉子環節。取一片葉子,中間折一下,然後裝入糯米餡料,有勺子壓緊,再對摺糉葉,之後用一根繩子進行繞圈、打結、拉緊,這樣一個漂亮的糉子就出來了。

下面給大家推薦的這款糉子,是有“糉子之王”美稱的嘉興糉子,你確定不嚐嚐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