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合理期望。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要做人中人。”正確估價自己的孩子,只要盡心盡力,不必強求。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能力不同,也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因此,作爲家長就要擺正期望的天平,不企求孩子成爲“全才”,也不要過分苛責孩子不成器。若對孩子提出一些超出孩子能力的要求,就會使孩子的自信心和興趣受到挫傷,會導致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進而引發心理的悲觀和懷疑。

若對孩子的期望恰到好處,就可以激發孩子的興趣,提高其做事的積極性;若對孩子的期望過高,不切實際,那麼這種期望就會變成一種壓力,成爲孩子前進的障礙。因此,作爲家長,要時常瞭解孩子的實際情況,及時給以指導,使孩子能夠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不斷地銳意進取,取得驕人的成績。

第五,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家庭教育是整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內容涉及方方面面,但是又不能代替學校教育,它只能和學校教育相結合,它是學校教育的延伸和補充。對於家庭來說,要了解學校教育的內容和教育形式,並配合學校的工作做好家庭教育應做的內容;對學校來說,也應該瞭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運用社會學、心理學、教育學的知識指導學生家長做好家庭教育,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實現有機結合,共同促進孩子的成長。

家庭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又艱鉅的工作,作爲家長,要不地更新教育理念,要從自己的一言一行開始,言傳身教,爲孩子樹立榜樣。家庭教育要腳踏實地,從孩子的實際情況出發,真正發揮家庭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教育作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