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國內第一個下線了2200萬臺整車的中國車企,五菱的造車實力已深入人心,並隱隱有了與海外造車大廠一爭高下的實力。而這裏的"實力"並不只是指五菱旗下車型的受認可度和受歡迎度,同時更有造車硬實力。那麼五菱的造車實力體現在哪裏呢?我想最明顯的體驗儼然就是其此前一直致力於造5w級的宏光、榮光系列等皮實耐用足以媲美豐田車的車型特質了,畢竟汽車的本質其實就是帶給人們便利的交通工具,真正的好車,功能、配置其實並不重要,最重要的還是實用性和可靠性!並且,國內第一的五菱並非只在國內車市非常的受歡迎,同時在海外市場,也沒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具體來看:

由於我國的汽車工業發展較晚,因此想要走出去的難度也會更大。那麼,走出去需要什麼呢?首先,需要當地消費者對品牌有一定認知,否則就是無根之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斯巴魯,對車輛有一定了解的消費者都會覺得斯巴魯是好車,但真到做決定時大家還是會選擇主流車型。其次,需要有完善產業鏈提供後續支撐,否則就會失去與對手競爭的實力,如雷克薩斯,雖然其在國內很受歡迎,但ES永遠也賣不過A6L、E級,究其原因還是產量未能提上來。

同理,合資車企進入中國需要以上實力,五菱走出去也需要具備這類必要條件,那五菱做到了嗎?

先從產品佈局來看,五菱子品牌下的寶駿530是一款大家熟悉的產品,其懸掛4種車標在全球19個國家銷售。就拿今年第一季度來說,在全球汽車行業受衝擊的情況下,寶駿530全球車累計出口已達到14,787臺/套。以印尼市場爲例,寶駿530在此懸掛五菱車標,名爲五菱Almaz,今年第一季度,其銷量一直保持當地中型SUV細分市場銷量第二;在印度,其名爲名爵Hector,目前累計訂單超50000輛。

同時,大家熟悉的寶駿510也準備邁入南美市場,其項目代號爲CN180S,目前該項目下的NA車已正式下線。其計劃於6月份迎來SOP,後續將將逐步登陸南美、中東、墨西哥等市場,或將滿足年均10000臺的海外市場需求。

再從產業鏈來看,五菱目前已在全球多個地區建成了"全建制-交鑰匙工程"。簡言之,五菱已完成了前端供應鏈、生產製造鏈、後期銷售服務體系的建設,未來五菱將在海外市場"本土化"、"國產化"。值得一提的是,五菱建設產業鏈的速度是美國人的兩倍。

從五菱目前的海外市場的情形來看,其已在海外獲得了初步成就,同時建成了完善的基礎設施,這是五菱"野心"的基礎。不難看出,五菱想繼續完善全球化戰略的想法並不是空穴來風。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越來越多的中國車企能走出去,真正讓中國汽車走向全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