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關鍵時刻,普京在下一盤大棋。

不僅僅在緊鑼密鼓準備紅場大閱兵,接下來還要修改俄羅斯的憲法,剛剛他還“被迫”發表了一篇文章!

你沒看錯,確實是“被迫”,這是普京自己說的,他的原話就是:

我們對我們的過去和未來負有責任,要盡最大努力防止那些可怕的悲劇再次發生。因此,我不得不發表一篇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偉大的衛國戰爭的文章。

這篇文章,就發表在6月18日出版的美國《國家利益》雜誌上,在6月24日普京舉行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5週年閱兵式前夕。

普京公開發表的文章不太多,像這樣重磅的文章,還刊發在美國雜誌上,非常罕見,尤其在當下這個非常時期。這可能也是今年普京發表的最重磅一篇文章了。

文章很長,看完至少也得大半個鐘頭。普京以自己的口吻,講述了二戰的來龍去脈,俄羅斯(蘇聯)的貢獻,以及現在的世界。

他講到了二戰對自己家庭的影響:

對我的父母而言,這場戰爭意味着列寧格勒保衛戰的嚴峻考驗,我兩歲的兄弟維蒂亞(Vitya)死在那裏。這是我的母親奇蹟般地設法生存的地方。我的父親儘管免除了戰時服役,但還是自願保衛自己的家鄉,他做出了與數百萬蘇聯公民相同的決定,他在涅夫斯基─皮亞塔琴作戰並身負重傷。隨着歲月的流逝,我越來越感到需要與父母交談,瞭解他們戰爭時期的生活,然而,我已經沒有機會這樣做了。這就是爲什麼我在內心深處珍視我和父母在這個話題上的談話,以及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微妙情緒波動……

從自己家庭命運開始,普京娓娓談到了二戰發生的原因。

在慕尼黑會議簽訂協議,英法爲避免戰爭爆發,向希特勒妥協,將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區割讓給納粹德國。《慕尼黑協定》簽訂後,自慕尼黑返回倫敦的英國首相張伯倫,在機場上揮舞着協定得意地宣稱:“我帶來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

但結果呢?

納粹的得寸進尺,是一代人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文章中,普京就將慕尼黑協定,稱爲“慕尼黑背叛”,他是這樣說的:

慕尼黑甚至摧毀了歐洲大陸殘留的正式、脆弱的擔保。這表明雙方的協議毫無價值。正是“慕尼黑背叛”充當了“觸發器”,使得歐洲的大戰爭不可避免。

他並且痛批:

今天,歐洲政客,尤其是波蘭領導人,希望將“慕尼黑背叛”掃到地毯下。爲什麼?事實是他們的國家曾經違背承諾並支持“慕尼黑背叛”,有些國家甚至參與其中分得一杯羹。這

怒批波蘭,普京是有原因的。

去年年底,普京就甚至爆粗口批評波蘭掩蓋二戰的的真實歷史。他說:

過去,他們與希特勒串通一氣,併爲他的反猶太主義運動叫好;現在,他們開始拆除蘇聯紅軍的戰爭紀念碑,並試圖將蘇聯與納粹德國劃等號。

他更直接點名當時波蘭駐德國大使利普斯基,說有充分的證據,波蘭人當時和希特勒勾結,利普斯基甚至承諾,如果希特勒反猶,會在華沙爲希特勒樹碑。

說到這裏,普京開始破口大罵:

他是一個混蛋,一個反猶的豬,沒法用其他詞彙來稱呼他……

這麼狠辣的詞語,甚至毫不客氣地將提到了二師兄,這樣爆粗話發飆,近年來還是很罕見的。

自然,在這篇精心準備重磅文章中,普京更對波蘭沒有任何好臉色。

美國CNN就認爲,普京強調這段歷史是,爲1939年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進行辯護——該條約爲瓜分波蘭鋪平道路。普京表示,在當時的環境下,斯大林別無選擇,蘇聯是當時歐洲國家中最後一個這樣的。

這也是有針對性的,去年9月,歐洲議會通過《歐洲銘記歷史對歐洲未來的重要性》決議,稱蘇聯與納粹德國1939年入侵波蘭,一起發動了二戰,呼籲在整個歐洲拆除蘇聯的戰爭紀念碑。

居然將蘇聯和德國相提並論,所以,普京這次憤怒回應:蘇聯是被迫的,是西方的綏靖、波蘭的投機,導致了最終的結果,哪怕戰後波蘭東部領土被割讓,完全是合理的。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鬥爭,普京直接上陣了。

(二)

普京另一個很憤怒的點,是二戰的貢獻。

今年5月8日,白宮發推,寫了一段話,就是上面圖中的那段話:

1945年5月8日,美國與英國戰勝了納粹,“美國精神將永遠戰無不勝”!

下面是特朗普夫婦向二戰紀念碑獻花的圖片。

俄羅斯憤怒了。

納粹是美國和英國戰勝的?俄羅斯人的貢獻在哪裏?

記得當時俄羅斯外交部當時憤怒回應:“美國官員甚至毫無勇氣和意願提及紅軍和蘇聯人民,當年爲了全人類所付出的巨大犧牲和起到的不容爭辯作用,哪怕是半句話。”

普京顯然還記得這條推文,在這篇美國雜誌重磅文章中,他着重談了蘇聯的貢獻。他這樣說:

1941年6月22日,蘇聯面臨的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充分動員、最嫺熟的軍隊,以及歐洲幾乎所有的工業、經濟和軍事潛力。不僅有德國國防軍,還有德國衛星國,歐洲大陸許多其他國家的軍事力量,都參與了這場致命的入侵。1941最嚴重的軍事失敗,使蘇聯陷入了災難的邊緣……

最終,蘇聯逆轉了局面,但也付出了慘烈的犧牲。

然後,就是普京列舉數據了:僅僅在1941年10月至1943年3月的勒熱夫等戰役中,紅軍就損失了115.4698萬人。

具體到個位數,用普京的話說,“第一次,我把這些可怕的、悲慘的和遠離檔案資料的完整數字說出來。”

他還引用1954年聯合賠償委員會一份報告中的數據:

德國在蘇聯前線花費的士兵/天數,比在所有其他盟軍戰線至少高出10倍;蘇聯必須應對4/5的德國坦克和大約2/3的德國戰機。總體來說,蘇聯承擔了反希特勒聯盟75%的軍事努力。戰爭期間,紅軍粉碎了軸心國的626個師,其中508個是德軍的。

還有,大約2700萬蘇聯人在戰爭中喪生,每7個蘇聯人就有1個人死亡,類似的比例,在英國是127:1,美國是320:1。

這就是蘇聯的巨大犧牲和奉獻。

爲佐證這段不可抹殺的歷史,普京還找來了羅斯福和丘吉爾的原話:

1942年4月28日,富蘭克·羅斯福在全國演講中說:這些俄羅斯軍隊已經摧毀並正在摧毀我們敵人的軍隊、飛機、坦克和槍支的總量,比其他所有盟國的合都要多。溫斯頓·丘吉爾1944年9月27日在寫給斯大林的信中說:是俄國軍隊將膽量從德國軍事機器上撕下……

這樣巨大的奉獻,現在居然被一些西方政客一筆購銷,以至於白宮都發推認爲:是美國和英國戰勝了納粹。

這口惡氣,普京怎麼可能接受?

文章中有些話,正如前面提到的,也是很有普京風格的:

我們也將永遠感謝盟國在向紅軍提供彈藥等援助,這些援助意義重大,但只約佔蘇聯總軍事生產的7%。

我們不知道是其他國家和納粹否還有祕密“協議”。特別是有關英、德祕密會談的資料仍未被解密。我們敦促所有國家加快公開他們的檔案,公佈以前未知的戰爭和戰前時期的文件,這是俄羅斯近年來所做的事情。

在1938年的那些戲劇性日子裏,蘇聯是唯一一個站出來支持捷克斯洛伐克的國家,這是一種尷尬的回憶。

令人困惑的是,在某些國家,那些與納粹分子合作的人,突然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退伍老兵等同起來。我只能把對納粹合作者的頌揚當作背叛我們祖先和祖輩的記憶。

話不多,但綿裏藏針,意味深長。

(三)

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普京也看到了潛在的危險。

在他看來:

歷史修正主義——我們現在在西方看到的表現形式主要是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主題及其結果的,是危險的,因爲它嚴重而諷刺地扭曲着對和平發展原則的理解,該原則在1945年的雅爾塔與舊金山會議上確立。

在這方面,聯合國安理會必須發揮重大作用。

有一段話,普京說得很直白很坦率:

聯合國安理會的否決權是什麼?直率點說,這是替代大國間直接對抗的唯一合理選擇……因此,最近幾年有關廢除廢除否決權、拒絕向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提供特殊機會的頻繁呼籲,實際上是不負責任的。如果那樣做,聯合國就重蹈當初國聯的覆轍。

接着,普京在文章中發出一個重大倡議:舉行五個核武器國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峯會。

他並且披露,其他四個國家也支持俄羅斯這個倡議,“我們對此表示感謝,並希望能儘快召開這樣一次面對面的會議。”

現在還是非常時期,但按照普京提到的“面對面”,可能是視頻峯會,但也可能的,是這五大國領導人真正坐到一起,討論世界大局。

因爲這五個戰勝國對世界負有特殊責任。用普京的話說,毫無疑問,俄羅斯、中國、法國、美國、英國的峯會,將在共同應對當代挑戰和威脅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如果真那樣,這可能是今年最受關注的一次國際峯會了,普京是具體操辦者。

2020年不尋常,普京確實在下一盤大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