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即便是對心理學沒有了解和興趣的朋友,也總會把一些心理學相關的詞句掛在嘴邊。

我想,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大概是因爲“雖然他們對心理學本身沒多少興趣,但是確實感受到了一些詞句”的價值。

而基於這種價值上面的認同,便開始頻繁的使用“原生家庭”、“安全感”這樣的詞,也開始嘗試着“爲自己營造更多的安全感”。

無論基於什麼原因,願意爲自己尋得更多的安全感這都是好事兒。不過,對安全感的追逐,並不是在心理學誕生之後纔出現的。

這份追逐烙印在我們的血脈裏,在我們還沒有認識到它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影響,甚至控制我們的行爲和決定,而它存在的目的,則是爲了協助我們能夠更好的生存與繁衍。

現在透過心理學的研究,我們只是更清楚的看到它的存在罷了。

當然,在我們意識到安全感確實存在、對我們來說確實很有價值之後,我們也一改曾經被動的追求安全感的模式,開始主動的、有意識的培養和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只是,這究竟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就很難說了。

“主動的爲自己塑造安全感,這不是正代表着我們對自己的人生有更多的掌控力了麼,爲何要說‘這可能並不是好事兒呢’”。

有些事情就像中彩票一樣,從表面上看確實是好事兒,但實際生活中卻往往伴隨着欺騙、背叛、騷擾等種種風險。所以,還是不能只憑表面的東西,就去輕易的做決定。

前段時間經常出現的一句話,“曾經的感情之所以長久,是因爲出問題了,兩個人願意去縫縫補補,現在出問題了,兩個人想到的是‘更換’”,我覺得這就是一種輕易做決定的表現。

因爲兩個人相處是肯定會遇到問題的,而遇到問題這並不奇怪。只要兩個人肯靜下心、開誠佈公、不帶太多情緒的溝通,往往就能達成共識解決問題。

可在遭遇問題的時候,如果我們只看到表面“我們遇到問題了”,只憑借“現在遇到問題以後可怎麼辦”、“你不對我好,自然有人對我好”、“談個戀愛還讓自己不舒服,何苦呢”就分開了、就更換了,那與誰在一起其實都是走不下去的。

而這種看到一絲小火苗,就趕快抽身離開的行爲,用一些朋友他們自己的解釋就是“這纔多久就出問題了,幹嘛要勉強自己跟自己過去不去呢”、“我不想未來受傷害,所以早點出身出來”。

是啊,他們其實是在保護自己、其實是在儘可能的避免自己受傷害、其實是在保持自己的“安全感”。

而爲了保證自己能有足夠的安全感,我們還會盡可能的擇善人而交、儘可能的去選對我們有利的選項、儘可能的呆在“舒適區”裏、儘可能的減少嘗試、儘可能的去賺更多的錢。

努力當然是有回報的,於是我們有了還算可以的社交圈、還算穩定規律的生活、還算舒適的生存環境、還算充足的物質基礎。

被鋼筋水泥包裹、儘可能遠離風險、所有選擇都是穩妥理性利己的,這從表面看確實已經“足夠安全”了,但我們的內心,真的因此有安全感了麼?

其實這時候,我們也只是在做一個“基於表面的決定”。

人在缺乏安全感的時候,內心就會誕生出很多焦慮、很多奇奇怪怪的想法。所以,平時接觸到的正處於焦慮的朋友,往往都十分敏感,稍微一提讓他焦慮的事情,就會讓他很不舒服。

而在他們身上往往也存在一個非常非常普遍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總想去證明自己的擔心是沒有意義的、自己是沒有問題的、自己是安全感。

就像一位擔心自己得了某某嚴重疾病的朋友。

他可能因爲某件事情的影響,所以內心裏產生了一個自我懷疑的念頭。於是,選擇去醫院做檢查。

檢查結果表明他是沒有問題的、是非常健康的。他看着檢查結果,內心也稍稍的釋懷了。

但這份釋懷沒過多久就又出現了,因爲他看到了一篇“某某醫院因爲檢查設備年久失修導致誤診”的新聞,所以內心裏就又開始擔心“自己的檢查結果是否是對的”。

這時候他爲了讓自己能夠心安,就換了一所醫院繼續檢查。得到的結果依舊是沒有問題,這份結果繼續讓他安穩了一段時間,但又因爲懷疑醫務人員操作可能有錯,而再次否定了結果。

他的每次嘗試,目的都很簡單,就只是希望讓自己能夠不再懷疑。可最終過多的嘗試並沒有打消內心的疑慮,反而讓自己越來越懷疑自己、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這是爲什麼呢?

我們犯了一個“喫什麼補什麼”的錯。

我們覺得“現在我是因爲不確定自己是否有病,所以才擔憂的”,那麼,我有了檢查結果內心就能平穩。但真正讓我們難受的是內心的不確定、焦慮、不安、自我懷疑,而不是“我是否有病”。

那麼,在我拿到檢查結果的時候,我的內心確實會因爲暫時收穫到一個結果而安穩一些。可也會因爲隨後我不斷的懷疑、不斷的去檢查,而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假如我很確定的知道自己是沒有問題的,那幹嘛要去檢查呢。頻繁的檢查,這個行爲本身就是在不斷暗示自己“你肯定是有病的,只是沒檢查出來”,那安全感如何增加呢?

當我們過分追求安全感,以爲“規避了所有風險”便是具備了安全感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走上了歪路。

過分追求安全感,是“不允許自己缺乏安全感”,這個行爲本身就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所以越追求越缺;

安全感也並不等同於沒有風險,它更偏向於無論發生什麼我都不抗拒、我都願意全然接納與允許。這份接納包括了對風險的接納、對傷害的接納、對未知的接納、對一些不符合期待結果的接納,以及對自己處於暫時缺乏安全感狀態的接納。

有了接納,便能不抗拒、少逃避,而一個具備安全感的人,在面對人生的時候,不就是談笑風生,既不抗拒也不怎麼逃避麼?

而至於允許。

我們不願意受傷害、不允許自己受傷害,所以儘可能的避免風險、我們不允許自己內心裏有疑慮,不允許自己存在缺乏安全感的時候,所以拼命的證明,拼命的給自己安全感。

但生活怎麼發展,不是由我們絕對掌控的,“不允許”這樣的態度,代表着我們把自己上升到“萬物之主”的高度,以爲自己能控制所有,但我們必然不能。於是,就需要面對期待總是落空的失望、努力總是得不到自己想要結果的無力。這便讓我們懷疑自己,便滋生了更多的不安。

同時,我們也會在“不允許”的影響下,努力避免“自己不願意看到的那個結果”的出現。可那個結果會不會出現本來就不確定,如此目標明確的努力反而說明了,我們的內心中已經認定“這個結果肯定會出現”。這時候覺得肯定會出現的是自己,不允許的也是自己,內心中這麼矛盾,又哪有安全感呢。

所以還是增加一些允許吧。既允許自己犯錯,也允許自己有不安的時候,更允許自己可以受傷。

生活只會按照自己的節奏,走出屬於自己的樣子。這是不可抗拒的。

既然這是不可抗拒的,對我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學會接納與允許這種“高冷”。而不是狂妄到想要去避免或干涉。

畢竟,總要求自己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只會讓自己越來越不安,不是麼?

當然,也不要勉強自己一定要做的特別好,接納“暫時做不到很接納的自己”、允許“自己暫時沒有很好的接納”,本身便是接納與允許。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希望我的文章能協助朋友你看到世界真實的樣子。祝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