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京劇裏那鑼鼓喧天的熱鬧

那插科打諢的詼諧

那絲竹管絃的情調

還有那粉白脂紅的喜悅和憂傷

無不讓人拍案叫絕

京劇舞臺上的角色

無論喜、怒、哀、樂

都要以“美”的形式呈現出來

哪怕人物已經“酩酊大醉”

也要“醉”出美態

京劇中的“醉”如何表現

怎樣才能醉得好看

且聽文旅君爲您講來

【戲曲舞臺的審美原則】

不論生活中是多麼醜陋的形象(即使很細微),也必須予以美化,或是予以裝飾化,不允許把“醜”的東西直接呈露給觀衆。

美化醉酒、飲酒、酣酒的形象和神態是體現戲曲審美原則的重要組成部分。梅蘭芳先生在《貴妃醉酒》中的表演就是醉態美的典型。

【醉步】

爲了表現醉酒的形象和神態,戲曲演員創造了許多生動逼真的表演程式,最常用的是表現酒醉時步履踉蹌的“醉步”。

【醉眼】

表現醉酒神態最重要的是眼神,因爲喝醉酒的人,首先是從眼睛上反映出來。酒醉者在舞臺上的眼睛稱爲“醉眼”。

【醉打】

還有的演員在武打表演中,根據劇情,增加一些“醉打”的成分。例如厲慧良在《豔陽樓》中飾演高登,最後一場與花逢春等開打,表現酒醉尚未全醒,一面開打,一面時作嘔吐狀,腳步踉蹌,揮舞兵器不快不穩,隨着開打趨向激烈,才逐漸清醒,恢復常態。這種“醉打”的表演,也逐漸成爲一種新創的程式,被人們認同。

在舞臺上表現醉酒的狀態,有許多不同的手法,有的是醉酒者的個人表演,有的則是通過其他人對於醉酒者的照料、扶持,或是對於醉酒者的感覺、反應,用以營造醉酒後的氛圍,增強觀衆對於醉酒的藝術感受。

例如,皇帝、親王酒醉後由太監、內侍攙扶上場,凡是有這樣的情狀,就表現角色是處於酒醉的狀態了。后妃、公主由宮娥、侍女攙扶;豪紳、惡霸(如《武文華》中的武文華、《豔陽樓》中的高登)則由奴僕攙扶。而《羣英會》中的周瑜和蔣幹則由軍卒攙扶上場。

由在場的羣衆角色做陪襯動作,以表現主要角色的酣醉。最典型的是《貴妃醉酒》,在場的全體宮女分別挽在楊貴妃的兩側,隨着楊貴妃的跪拜和東倒西歪而互相依傍牽扯着,分別向兩面節奏鮮明地做着傾側斜倚的動作,其實這已經是一種配合醉酒的伴舞或羣舞的形式了。

戲曲藝術博大精深

需要我們多看、多聽、多體會

希望文旅君的講述

能豐富您的戲曲知識

今天的“戲曲大觀”就到這裏

下期再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