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5日上午,因感染新冠肺炎住院治療的98歲天文學泰斗韓天芑(qǐ)正式出院。在康復兩個月後,他提筆給即將踏上人生新徵程的畢業生寫了一封信,把他的人生經歷凝聚成這些箴言,鼓勵畢業生勇敢向前,在危機中尋找機會。

天文學泰斗韓天芑先生。

韓天芑(qǐ), 著名的大地天文學和天文地球動力學家,我國天文大地測量學科的開創者之一。 1923年2月11日生於浙江象山,1943年10月考入中央測繪學校大地測量系學習,1958年曾短暫任教於原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後合併入新的武漢大學)天文學專業,教授金格爾測時法。2019年國慶70週年榮獲共和國勳章。

韓天芑在天文大地測量方面緊緊圍繞國家需要,爲建設西藏、治理淮河和黃河,奔走於全國各地,在西北、中原、黃河、海河和淮河流域,直到西藏邊境,測定了大量的天文點。他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建立起第一個測量點,被業內同行稱爲“巧摘天星的人”。在韓老眼中,搞科研就是爲了國家強盛。

韓天芑先生榮獲共和國勳章。

在武漢大學舉行2020屆畢業典禮的前兩日,心繫青年學子的韓天芑給武漢大學2020屆15000名畢業生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寫道:“以無垠時空爲丈量尺度,人生擁有無窮可能”,“危機中永遠蘊藏着機遇,這種機遇會比風平浪靜時爆發更多力量”,藉以關懷與勉勵畢業生在危機中尋找機會,不要害怕失敗,勇於嘗試,向着更好的自己出發!

對於廣大畢業生而言,這封信是一位泰斗前輩對青年一代的最好鼓勵;文字中撲面而來的溫柔,讀之又使人溫暖。整篇書信文章的主題就是:人生無限,未來可期。現附信全文。

韓天芑爲2020屆畢業生寫的一封信。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這封信是韓老在大病初癒之後寫下來的,其分量不必多說。雖已至期頤之年,韓老還在關心社會、關心未來,他的這封信飽含着近百年生活歷程所沉澱下來的真摯情感,看的是靜默的宇宙,懷抱的卻是滿腔熱血。作爲我國天文大地測量學科的開創者之一,韓老用自己所從事的學科舉例,教導畢業生們要從國家與社會這樣廣闊的尺度上,來思索自己個人的定位,引人共鳴又發人深思。

通讀全信,他的字字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在長達1000多字的寄語中,韓老先生回憶了中國天文學從一窮二白到建立起完整的理論和技術基礎,表示“機遇蘊藏在危機之中”;繼而鼓勵畢業生們勇敢嘗試、牢牢把握時代的機遇,不要被一時的成敗得失所困住。

天文學可以說是自然科學中歷史最悠久的一門學科,自人類文明開始便有。看着無垠的星空,人們體會到了廣闊、永恆與驚奇,也感受到了渺小、孤獨與短暫;但同時,人類也在積極地尋找着自己的方向。正如韓天芑老師所說,疫情下的2020年雖然不易,但從另一方面看,數字生態的興起,也給了人類帶來了新的機遇。今年,國家提出了以數字化爲代表的新基建計劃,類似阿里巴巴這樣的領頭羊企業,生態包羅萬象,涵蓋了數字經濟與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其中的每個分支,都可能蘊含着機遇。

“大環境不好”,似乎人人都在這麼說。然而,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內,人們仍在繼續奮進。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無論是機遇還是危機,要善於從中把握住機會,改變這一切的起點都在於嘗試。

腳踏實地,仰望星空!不用太焦慮,在這個數字化經濟的時代,也許最大的定數就是無定數。人的一生有起伏漲落,保持積極的態度,找到地位和方向,從長遠看,人生總是曲折向上的。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魯迅 《熱風·隨感錄》

就像同樣關心青年的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們要向上走,不要自暴自棄。

人生無限,未來可期。一代又一代的先輩們以自身火光作引,用自己豐富的人生履歷和前瞻性的智慧爲後輩們指明方向,激勵他們前行,這樣的關懷又讓人感動不已。

(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