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河北、安徽、湖北、江蘇、山東相繼啓動託市收購,今日小麥價格岀現上漲行情,小麥價格在1.14——1.16元/斤,優質小麥達到1.26元/斤左右。小麥收割接近尾聲,小麥銷售迎來小高峯,啓動小麥託市收購,從6月1日——9月30日止,農民應該乘“託市收購”這股“東風”,加快銷售進度。

一、小麥價格行情走勢

今年小麥仍然有8700萬噸庫存壓力,比去年增加1600萬噸庫存,據網絡媒體披露,6大產區庫容不足,小麥沒地方庫存,預計今年小麥託市收購不會超過去年2200萬噸,短期內可能仍然有回調可能,長江流域已經“入梅”,雨水偏多,江淮小麥產區不易儲存,農民應該利用晴好天氣加快銷品。當前安徽庫存高企,倉容458萬噸,山東今年小麥1500萬噸。前期收購1000萬噸,政策性收購只佔20%,在200萬噸,河南省倉容量758萬噸,可見,今年託市收購達不到去年水平。

啓動託市收購,小麥價格開始企穩略漲,此時也是貿易商獲利出貨的時候,加上臨儲拍賣仍然在繼續每週400萬噸拍賣,後市小麥可以難以上漲,現在有人賭年底行情,加上市場傳出用小麥替代玉米加工飼料消息,預計今年農民存糧較多,如果農民儲存小麥應該將小麥晾曬三天,揚場後,冷卻儲存。

二、今年麥收幾個新“亮點”,值得總結

今年小麥收割接近尾聲,麥收出現了幾個新“亮點”:

亮點一:北方耐旱新品種實現高產,在河北河南,農民在當地農技人員指導下,選擇耐旱品種種植,畝產平均1250斤,小麥籽粒飽滿,品質高。農民在麥收現場說:“在過去我們當地缺水,小麥比水澆地小麥減產一半,今年選擇了當地培育的耐旱品種,在遭遇三次倒春寒,多次乾熱風危害的情況下還獲得高產,我們已經非常知足了”。

亮點二:代管公司服務“三夏”。目前,農村年輕人外出打工,家裏承包地父母也無法耕種,在不退出土地經營權和收益權情況下,農民與代管公司簽訂“代管服務合同”,代管公司派出收割機、無人機在全國“三夏”麥收現場服務農民麥收和夏種。農民當“甩手掌櫃”了。代管公司種植的小麥產量究竟如何?我們當地老農民說:“畝產比去年高200斤,交給代管公司託管省心多了。”收割完麥子,代管公司兩架無人植保機在爲農民噴除草劑滅草滅茬,忙的不亦樂乎。農民只需支付少量託管費用,農業收益還歸農民所有。

亮點三:“北斗”導航系統開始服務麥收。在江蘇某農場,無人駕駛的聯合收割機,在“北斗”導航系統指引下,自動收割,顆粒歸倉。讓農民瞠目結舌,拍案驚奇。農民調侃地說:“我們要失業了”。據專家說,隨着“北斗”星網建網成功,未來農業上無人駕駛機械會大顯身手。

亮點四:今年小麥病蟲害防治及時,在長江流域和黃淮海地區沒有發生小麥赤黴病、條鏽病沒有發生大規模疫情,小麥總產量仍然在1.34億斤,仍然是個豐收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