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有一种传统美食,叫做“门钉肉饼”。其外皮焦黄,汤汁香浓,馅是牛肉大葱的,属于清真食品,味道极其鲜美。门钉肉饼皮薄馅多,是高约3厘米、直径5厘米的圆柱体,和一般的肉饼相比小且厚。

门钉肉饼是用牛油做的,油水很大,并且牛油很容易凝结成块状,凝固了的肉饼味道就不怎么鲜美。因此最好趁热吃,那样吃起来的口感才好。一口咬下肉饼,那外焦里嫩的面皮,清香润口的汤汁,还有极致的牛肉瞬间占领舌尖,咀嚼之时,味蕾有得到升华之感。

但是趁热吃时,千万不要心急就直接一大口咬下去,因为那样很容易烫着嘴,并且还会滋一身的油,因此在吃门钉肉饼时得注意,不要把享受演变成一种尴尬。在北京,门钉肉饼被称为“小吃十三绝”之一,而且跟慈禧太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为其形状酷似古时城门上的门钉,所以慈太后给它起了这么个名字。

据说一天,慈禧因为朝政上的一些事情心烦意乱,食欲不振,请太医诊病,太医们也查不出问题来。一贯善于揣摩主子心思的李莲英说:“老佛爷您觉得精神不爽,是因为国家大事,在奴才看来这是大清国的福气啊。

咱大清国由您来治理,必定会日益强大的!”慈溪听后喜笑颜开,说:“你让御膳房给我准备点糕点,给我开开胃吧!”老太后一下旨,御膳房的厨师们可犯难了。这山珍海味,慈禧太后都吃腻了,做什么好吃呢?

他们都知道太后这些天心情不好,都怕哪里做错了惹来杀身之祸,所以在做事情时都格外小心。但是怎么琢磨,他们也变不出新花样来。这位难伺候的老佛爷每天都拉着脸,连李莲英看了都提心吊胆。为了让慈禧开心,这天宫中还安排了道士进宫祈福。而御膳房里,一群厨师手忙脚乱地为太后准备美食。

一个小厨子因为肚子饿了,便偷着做了一些点心。这种点心形状扁圆,用牛肉大葱做馅,煎烙熟后,外焦里嫩,香酥可口。做好之后,小厨师还没来得及吃就被叫去忙活别的事情了。这时,来御膳房为慈禧太后取点心的太监一眼看到桌子上的小饼,还以为就是为慈禧太后做的,问也没问就端着走了。

就这样,一盘刚做好还冒着热气的小饼子就到了慈禧太后面前。之前,慈禧太后没见过这种饼子,于是就好奇地吃了起来。一尝,没想到这种外表看起来很普通的小饼子,吃起来竟然十分美味,颇有一番特色。慈禧太后便问这种小吃叫什么名字。送饼子的太监因为之前没见过,自然说不出来。

慈禧太后有点不高兴了,旁边的道长见此忙说:“这圆形的小饼子,象征圆满丰裕。饼子里面又填满肉馅,老佛爷吃了它之后福气多多,吉利啊!”道士的话正好说到了慈禧太后的心坎里,慈禧太后心情大好,说这小饼子与城门上的门钉很相似,就取了个“门钉肉饼”的名字。

这个名字虽然不是很文,但是却颇为为形象。此后,门钉肉饼就成了慈溪太后很喜欢吃的点心。后来,门钉肉饼又从宫廷流传到了民间,成为北京城中的风味小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