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太后是封建王朝法理的两大代表,当皇帝年幼或者驾崩之时,太后就成了帝国权力的代言人,虽然说妇人家不便多干政,但在名义上凡是大事都要请示并由临朝称制的太后决定。一般来说,皇帝和太后会是母子的关系,即便不是亲生母子,也该是父亲的正妻,二人可谓命运共同体,等到成年,太后便会归政于皇帝,从此彻底隐居幕后。

特殊一点的帝后关系,大概是清末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二人是名义上的母子关系,实则也有血亲,光绪皇帝的生母是慈禧的亲妹妹叶赫那拉·婉贞,等于说血缘上,慈禧是光绪的姨母。然而,“一入侯门深似海”,进入帝王家就更是如此了,原先的血亲关系如何倒不重要,光绪对慈禧肯定是像亲母一样礼敬,慈禧又比较强势,民间有所谓“亲爸爸”的称呼。

不管怎样,这对帝后关系虽然特殊,但太后在名义上和实际上都还是皇帝的长辈。然而,历史上还真有皇帝的辈分比太后还高一辈的例子。这就是东晋崇德太后褚蒜子和简文皇帝司马昱。

这俩都是牛人,尤其褚太后,在太后这个职业上比她更传奇的大概很罕见了。咱们先理一下关系。褚太后是东晋康帝司马岳的老婆,康帝是东晋的第四位皇帝。东晋开国皇帝元帝司马睿死后,帝位由其子明帝司马绍接任,再后就是明帝之子成帝司马衍继承大宝。康帝和成帝是一母同胞的兄弟俩。当时明穆皇后的兄弟庾冰担心成帝死后由其子继位,自己的舅氏外戚帝位岂不是不保了?就劝成帝立皇太弟司马岳为继任者,这么着康帝登基,褚氏就成了皇后了。也就是说,褚太后是元帝司马睿的孙媳妇。

后来康帝又没活两年就挂了,皇位就由二人的孩子继任,是为穆帝。穆帝两岁登基,朝事自然由褚太后决定。好不容易,穆帝成年亲政,没两年又早世,孩子也没留下。朝臣们和太后商议后决定,重新由成帝之子担任皇帝,是为哀帝。哀帝因为喜好服食丹药,又很快死翘翘了,只能再另选皇帝,想来想去还是成帝的孩子比较妥当,就让哀帝的弟弟当上了皇帝。

这位皇帝倒是活的挺久,但变故也就在这时候发生了,经历了几次北伐掌握了大量核心军队的权臣桓温发动了政变,把这位皇帝撵下台了,褫夺了帝号,收回了皇帝的玺绶,先降为东海王,再贬为海西公,从此远离政治中心被紧紧地看了起来。桓温虽然有能力发动政变,但还没胆量篡位自立,就商量着还是推举一个东晋宗室人物为皇帝,当个周赧王、汉献帝那样的傀儡比较好。这个人是谁呢,就是会稽王司马昱,是为简文皇帝。

不过,这个简文皇帝可不一般,他是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小儿子,在明帝、成帝初年都还很小尚未成年,之后才逐渐在朝野有些威望,康帝、穆帝、哀帝之时,司马昱已经是国之干城了,所谓“阿衡三世”,就是说他作为三公丞相之类的大官,已经辅佐了三代皇帝。按照我们老百姓的家族辈分来说,褚太后和丈夫康帝都得管简文皇帝叫声“叔叔”才对,你说奇葩不奇葩,皇帝比太后辈分还高一辈,按照正统的规制,简文皇帝见到褚太后得称母后才对。也许历史上,二人真见面估计也不这么称呼,毕竟司马昱没当皇帝还是臣子之时,就已经被赏赐“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这种待遇了,但尴尬我估计总是难免的。

这场尴尬的制造者,当然就是我们熟悉的桓温。平心而论,桓温为东晋王朝还是做过很大贡献的,他的几次北伐也颇有功绩,比如收复平定了被军阀势力分裂多年的蜀地,比如早些时候的北伐,在陕西蓝田、白鹿原等地都曾重创过前秦的军队。是的,你没看错,就是那个白鹿原。

在最后一次北伐之时,也一度出现了收复洛阳、许昌等故都和西晋太庙所在地的希望,桓温自己也自信满满,彼时他早就有了不臣之心,然而他那时候想着的还是通过实力来争取。我把北方都打下来,重新一统河山,到时候“天下归心”还不是顺理成章之事,这就是所谓“以收天下时望”的策略一。然而,现实沉重地打击了他,桓温最后一次北伐,在枋头之战中大败,又有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慨,于是决定还是通过政变、逼宫这样的手段掌握权力更快。故而,历史上就出现了上述的那一幕——皇帝是太后的父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