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8岁,她64岁,我主外,她主内,俺们俩分工明确,就比如这田里的玉米,掰玉米棒子都是她的事儿,我也就帮忙推个车子而已,今天把玉米棒子掰好,明天一早,就由我拉到城里去卖,她自个在家忙碌其它的活儿。”在亳州市华佗镇六里井村,正在玉米田里掰玉米的徐加祥大叔这样向笔者介绍。

夫妻俩搞农业生产,虽说分工明确,但大热的天气,特别是午后,穿着汗衫站在树荫下也会汗流不止,何况在浓密的玉米田里劳作呢?然而,大婶穿着厚厚的衣服,头上还戴着帽子,在玉米田里钻来钻去的感觉,肯定不是什么好滋味儿。

而徐大叔就站在那里,手扶着装玉米棒的独轮车,根本没有伸手帮忙的意思,这样的“男主外女主内”式的传统夫妇,如今在农村可不多见了呀!

在农村长大的朋友都知道,大热天在玉米田里钻来钻去的滋味儿可不好受,玉米田里不但闷热,玉米叶缘上的倒刺,时刻都能把裸露的皮肤刺得又肿又痒又痛,小时候,掰玉米虽然不累,但依然被评为最怕干的农活之一,怪不得大婶大热的天气依然全副武装,不知道轻松站立的徐大叔,可理解到大婶的感受呢?

不过,对于种植,徐大叔倒是说得头头是道:“我种植的这种玉米是糯玉米,你看看,这个头是不是很大,刚上市的时候,能卖1.5元/根,现在虽说糯玉米大量上市,行情开始下跌,但我家的玉米棒个头大,依然能卖1元/根,即便卖到最后,一亩糯玉米,3500元的收益是有保障的。”

据了解,在华佗镇六里井附近的几个村子,当地农村人都有种植糯玉米的习惯,由于离城市较近,收获的糯玉米可以及时卖掉,也总能把握住行情,亩收益也相对稳定。

对此,大婶补充介绍说:“有人说,糯玉米那么赚钱,收益是普通玉米的三倍还多,为啥你们不扩大种植规模呢?说这话就有些想当然了,说明他根本就不了解糯玉米的情况,我俩专业在家搞种植,也才种植了2亩多,糯玉米行情再好,你卖不出去,照样不值钱,这意思你懂吗?

地头的电动三轮车看到了吧,每天我们都是下午采摘一车,第二天要半天才能卖完,如果种植过多,销售就成了拦路虎。

玉米收获后,我们种植的是萝卜,夏季种植萝卜,亩收益可达5000元以上,比起秋季常规种植,亩收益依然是三倍以上,这就是利用种植技巧和时间差来提高土地效益的小妙招。”

徐大叔夫妇原本是当地菜农,由于种植蔬菜比较繁琐,也比较累,随着岁数的增加,体力和精力都跟不上了,特别是徐大叔,更是多种疾病缠身,做些相对轻松的销售工作还可以,但田里的农活,基本上不允许再插手了。

这也是为啥老伴儿拼命干活,他却袖手旁观的原因。对于农村老人来讲,种植二亩糯玉米,竟然卖出了蔬菜的效益,再加上萝卜的收益,一亩土地忙碌多半年,也能获得8000元以上的收入,关键是,这两种农作物投入成本都非常低,能取得如此高的收益,主要靠的是种植户的智慧和勤劳所得。

对于他们这种种植方式,你觉得可以借鉴吗?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