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振和覃琳夫婦是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的教師,近幾年,他倆跑鄉村的時間越來越多,積極性也越來越高。原因很簡單,他們認爲“機會來了”。

楊宇振和覃琳最早從專業角度思考“農村是怎麼建設的”,是從重慶的少數民族建築開始的。2000年到2004年,覃琳連續做了4年土家族建築田野調查。“不管去哪裏,每次都儘量在老鄉家借宿,體驗他們是怎麼設計、怎麼使用房屋的。”覃琳說。十多年來的鄉村調研,跑農村的次數多了,他們對重慶鄉村的發展建設基礎和問題有了更多的觀察和研究。

覃琳老師在土家族鄉村調研

近年來,隨着各種面向區縣和鄉鎮的社會服務工作的展開,楊宇振和覃琳與鄉村的聯繫更密切了。剛開始主要是自己做一些研究,在相關會議上提提意見建議。此後,他倆把這些研究串起來,結合他們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工作,工作思路更爲系統和清晰。除了探討“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如何面對傳統建築風貌”,鄉村建設背後的發展成爲更重要的問題。“新一輪鄉村建設正在推進,這對我們來說確實是難得的機遇。”楊宇振說。

八年前夫妻倆在四川達州規劃設計的二東村新貌

2006年,兩人明確了主要的發展方向,他們希望“在大山大水的大格局中”做研究,希望能夠讓那些在扶貧開發和鄉村振興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場鎮和村落,更好地契合“山的走向、水的流向”。“機會來了,我們得努力抓住。”這是楊宇振和覃琳的共識。

四川新農村建設現場宣傳展板上的楊宇振老師

他們將自己關於鄉村建築的理想,更多地融入新興的場鎮和村居中去,讓規劃設計既能發掘、理解、體現當地的歷史和文化傳統,又能滿足當下的現實需求。在一個鄉村的規劃設計中,兩人將一處建築設計成全村的共享空間,回訪時卻發現那裏經常鎖着門;爲一個村民活動中心設計了圓拱門,卻發現施工隊怎麼修都修不圓;規劃設計中借用原有的兩棵樹作景觀樹,樹的主人知道後卻表示如果不給錢就要把樹砍掉。這些都是教研室和課堂上不會遇到的問題,楊宇振和覃琳帶着一批批學生去現場參與協調處理,又把這些問題、素材和圖片帶回來,讓更多的學生理解一個鄉村建築到底是怎麼修起來的,爲什麼會這麼修,理解“在鄉村做建設就要理解鄉村的狀態,理解技術上的可行性”。

楊宇振老師在中益鄉建設現場指導學生

他們更重視爲什麼人做設計、什麼人將使用自己的設計成果,“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問題,一個專業人員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堅持,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這也促使他們總是希望能讓鄉村的公共建築,真正成爲一個能夠低成本維護的完全開放的公共空間。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是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楊宇振和覃琳參與中益鄉場鎮的規劃設計,他們希望未來的場鎮既能適應扶貧和發展的需要,也能完好地保留住這樣的環境和氛圍。爲此,他倆精心利用場鎮的原始地形地貌、老糧倉等老舊建築和原有植被,規劃設計了土家文化廣場、遊客中心、農貿市場和村民活動中心、濱河土家院落和健身景觀步道等。覃琳說,以“生態”和“公共服務”爲主線優化人居和發展環境,是中益鄉場鎮規劃建設的核心理念。

覃琳老師在查看中益鄉施工細部

在一篇共同署名的文章中,覃琳和楊宇振回顧了在鄉村建築中對“土得現代”的追求:“它促使我們不斷去感知鄉村環境,去理解城鎮化進程中鄉村的複雜性和多樣性,去理解現代化進程與鄉村的關係,辨析當下鄉村建設面臨的問題。”“多年來一次次進入鄉村,每一次都有輕鬆的感受和發現的驚喜。鄉村的微風、連綿的山巒、飄搖的蒲草、各種叫不出名的植物、村民的閒聊,都已成爲記憶深處的‘戀鄉情結’。”

改造後的中益鄉新貌

“鄉村建設過程中確實會留下一些遺憾,但這是我們的興趣,也是我們的職責。能夠在這個過程中親眼見到、親身感受到鄉村正在一點點發生的變化,看到自己的付出能夠參與和助推這樣的變化,內心的滿足感和愉悅感是無法形容的。”楊宇振和覃琳說。

人物名片

楊宇振,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教授,博導;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訪問學者。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學術工作委員會委員、國外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建築師分會理事、城市設計、建築評論學術委員會理事;鄉村振興戰略聯合智庫首批特聘專家(溫鐵軍教授擔任首席專家)。

覃琳,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副教授,曾於清華大學、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訪學;重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研究會常務理事,重慶市歷史文化名城專業學術委員會委員,重慶市規資局區縣首席規劃師。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主講教師,出版有《土家建築》《渝東南土家民居》等。

來源:光明日報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方嘉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