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九江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经历沧桑,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了,生活品质显著提高,吸引不少外地人前来定居。

而外地人来九江,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会是什么?中国的母亲河长江?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还是境内随处可见的河流湖泊?可以说,在九江长达2200年的历史中,由于特殊的环境影响,水文化占据重要地位,这也让傍水而居成为市民尤为喜爱的居住方式。直至今日,围绕着湖泊的地方仍是九江市人口集中、城区繁华的地带。

一座座湖泊是大自然对九江的馈赠,让一座江南小城得以成为名气不小的宜居城市。2004年中央电视台在全国600多城市中,评选出十大“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九江脱颖而出;2017年,由多家全球性机构联合推选的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名单中,九江再次榜上有名。

图源自网络

九江之所以能屡次斩获魅力城市头衔,离不开一座座湖泊的点缀。由西向东,九江城区坐落着赛城湖、八里湖、甘棠湖、南湖、白水湖等水系,隐约间为我们勾勒出几大区域:柴桑区、经济开发区、浔阳区核心地带以及浔东板块。

不过,对九江城区熟悉的人都能发现,被湖泊分开的几个区域发展状况明显出现高低之分,就像是被一道道看不见的界限隔开一样。

被甘棠湖-南湖以及白水湖环绕的这一片区域,几乎囊括了浔阳区最核心的地带,也是全市率先发展的区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傲视群雄。不过,同样属于浔阳区,坐落在白水湖以东的浔东板块,虽一湖之隔,但发展进程却被拉开不少差距。

图源自网络

我们再将视野西移,位于两湖以西、八里湖以东的就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已成为江西沿江工业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九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为九江的跨越发展发挥窗口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经济开发区的一部分又被规划成八里湖新区,发展迅猛,如今更是成为九江的行政中心。

位于八里湖南面的就是撤县设区没多久的柴桑区,正逐渐成为九江副市级中心,配套设施十分齐全,加上高铁新区的加持,柴桑区的发展前景同样令人不可小觑。

一座座湖泊犹如屏障一样,让各区域之间发展不一。而造成这些的原因有哪些?

图源自网络

首先,早些年因规划、人口、经济等因素,导致各区域发展不均衡,并在随后的日子里差距愈发明显。

其次,由于包含交通在内的多种原因影响,大量资源集中在老城区,不能很好地在其他各区域之间流动,使得其他区域缺乏发展的有利条件。

好在,随着交通的改善,外来人口的入驻,科技的创新,不少新城区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各板块之间的“坎”已无法再阻挡向前发展的步伐。

一片土地,一座城市,前期基础的积累最为漫长,而待时机成熟时,将能以极快速度刷新城市面貌,如八里湖新区和浔南板块等地,短短数年就从曾经的瓜园菜园成了炙手可热的明星版块,让曾经的小平房成了高楼大厦。

图源自网络

古时为方便群众,九江建造李公堤,缩短两岸之间的距离。如今,每到晚上,李公堤上到处都是纳凉闲逛的人,成为九江独特的一道风景线。为加快城市化进程,均衡各板块之间的发展,九江投入大量资源完善中心城区相关配套,又岂止是简单建个堤,造座桥,修个路。湖泊、河道等天然屏障,对九江来说已不再是一道“坎”,反而成为九江维持各区域独有特色的保护线,让每个板块都有属于自己的标签。

可能,当下九江有些区域并不被大家所看好,但百万人口、千万人流被局限在一个三面环水,一面环山的快速发展城区内,在不久的将来势必面临土地稀缺的困境,而这已初见端倪,有浔阳区,有浔南板块,还有八里湖新区。

不要对任何区域抱以偏见,不要认为很多新区甚至是待开发区域就很偏僻。面对需求,面对潮流,九江各区域打破障碍的因素已开始聚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