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真是大不一样了,没想到这里的生态环境现在变得这么好,咱原来住的棚户区变得都认不出来了。”近日,浔南棚改片区的居民王英到九江浔南花谷公园休闲不由得感慨万分。曾经的棚改区,如今蝶变成广场和公园,放眼望去,这里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清晨和傍晚伴随着广场舞音乐节奏的响起,幸福写在每个人的笑脸上。

浔南花谷公园

自2016年以来,九江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把城市棚户区改造与城市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工作作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首要前提,既注重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又关注如何提升城市形象,让参加棚改群众过上品质生活。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实施意见》,推进棚改五年攻关计划,中心城区计划五年改造73832户。截至2019年已完成72331户棚改,2020年计划完成的1501户棚改正在实施中。

“城市之门”棚改笑迎八方客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关乎着千家万户的幸福指数。九江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中,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过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品质棚改”得到快速提升。

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

到过九江的人都知道,进入九江市区有四个通道,杭瑞高速的荷花垄通道、昌九高速的九江南通道、九黄高速的白水湖通道、九江二桥的八里湖通道。进入通道,映入眼帘的不少是城市棚户区,私房、违章搭建、个体路边商店比比皆是,自行车、电瓶车、摩托车、行人等进入城市之门秩序混乱,城市嘈杂喧嚣,居民生活苦不堪言。同时,棚户区也是各类案件和交通事故的高发区。

我市通过推进长江一桥改造、九江火车站广场改造、昌九高速“高改快”等一批改造项目,绿化、美化、亮化城市之门。尤其是城市之门周边的棚户区改造后,城市出入口有了显著改变,如今已成为九江市城市之门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棚改后的居民拆棚进楼,安置小区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同步进行,留足的空间建设小广场,停车场。高速通道美化、亮化,九江城市快速路提升改造,“品质棚改”效益突显。

浔南大道棚户片区蝶变“生活乐园”

九江浔南大道两侧原住居民都是城中村农民,涉及多个城中村农民4700多户,建设京九线九江火车站时就拆迁改造过一次,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棚户区改造难度较大,随着九江经济社会发展,九江火车站进出流量增大,火车站提升改造与浔南棚户片区改造同步进行。

九江市委、市政府,濂溪区委、区政府两级领导多次深入现场指挥调度,党员干部驻点操作,成立临时党支部,实行“一对一”“五加二、白加黑”工作制度,引导党员带头,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三个月时间,从动员到全部倒房,倾注无数党员干部的心血,他们三个月的时间吃住都在征收项目现场,为了方便上夜班的居民回家签约,晚上经常工作到深夜。

棚户区改造后,安置小区建在就近的九江新中医院旁,居民生活更加便利。曾经的棚户区华丽变身为休闲广场和浔南花谷公园,成了周围居民休闲的好去处。与此同时,九江火车站南广场建设后大大缓解九江火车站进出人流量大和交通拥堵压力。

“棚改”与保护历史建筑同时进行

九江的历史建筑集中成片,历史街区风格多元。但随着历史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增多,历史建筑和街区被现代人的生活足迹所淹埋。如何在推进“棚改”的过程中保护历史建筑?庾亮南路棚改片区的成功改造彰显了九江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庾亮南路历史文化建筑长年失修,有的墙体已倒榻,面貌全非,历史建筑成了历史垃圾。周边居民出行难、行路难,寺庙香火和居民生活用火用电时常是发生火灾的隐患。经过一年时间的改造,庾亮南路棚改片区221户居民全部实行货币化安置,实现了零上访、零投诉。

改造后,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彰显历史风貌,集中体现了近代以来九江不同城市分区的功能和风貌特色。当你走进庾亮南路历史文化街区时就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上个世纪。这些历史地段,反映了九江悠久的建城史,像历史扉页一样,行走期间,仿佛阅读了一段传奇故事。

老旧小区改造“旧貌换新颜”老旧小区改造“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城镇老旧小区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2019年以来九江纳入中央补助支持改造小区共133个,改造户数7万余户,惠及人群之巨、投资规模之大、社会关注度之高,被纳入我市今年重大项目,成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

九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在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勇于创新,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教训,扎扎实实将老旧小区改造谋划好、实施好、管理好。通过系列改造,一个又一个在时代变迁中失去光彩的老旧小区脱胎换骨,“旧貌换新颜”。

从2019年上半年起,九江市正式启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并在全面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库,九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九江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造范围、内容和标准,同时积极推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配套改造项目实施,并取得了良好成效。2019年中心城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的98个小区(涉及62162户居民)已全部开工,如浔阳区湖滨小区和行署大院小区房屋外墙进行了粉刷美化,房屋主体结构维修固化,门窗更换了铝合金进行了强化,小区道路进行了整修黑化,小区环境进行了绿化,小区路灯、景观灯配套进行了亮化,老旧小区改造后整体效果全面提升,“城市颜值”全面提高。2020年中心城区实施的35个小区(涉及1796万户居民)目前正在有序推进。

来源:周小平 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谈思宏/文 欧阳海员/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