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着力發展的反艦彈道導彈已逐漸形成氣候,從單一型號到多點開花,從最早外界的質疑到形成實實在在的戰鬥力。可以說,中國引領了當下的反艦彈道導彈發展風潮。

中國發展反艦彈道導彈的目的不言而喻,有趣的是,美國人如今也已走上了反艦彈道導彈發展之路,其發展的技術路徑與中國導彈不同,頗值得注意。今天北國防務就來說說美版反艦彈道導彈的最新發展情況。

△“陸基反艦導彈”可讓HiMAS多管火箭炮兼具反艦能力,目標信息通過網絡從其它平臺(如P-8巡邏機)取得,並具有飛行中更新目標信息的能力。有意思的是,在美方的設想圖中目標是中國的052C驅逐艦

近日,美國陸軍完成了“陸基反艦導彈”(LBASM)所用導引頭的首次實驗,導引頭被裝在小型噴氣機上,飛越紅石實驗場,驗證其軟件邏輯可以從複雜的地形中找到目標。“陸基反艦導彈”計劃在2015年啓動,當時預備安裝在“制導型多管火箭炮”(GMLRS)上,使其變身成爲炮兵反艦導彈。但在“精確打擊導彈”(PrSM)計劃啓動後,也計劃整合“陸基反艦導彈”導引頭而成爲射程500千米以上的短程反艦彈道導彈。

美國陸軍發展反艦技術是爲了轉型爲“多領域作戰”戰力,由於美國兵力分散在全球,單靠海空軍難以在單一區域取得優勢,因此各界要求陸軍跳脫陸地作戰的思維,將火力投射到空中、海洋、甚至太空,與其他兵種互相支持以取得勝利。

△中國的反艦彈道導彈出現之初曾備受質疑,但如今鮮有人會在懷疑他們的作戰能力

“陸基反艦導彈”導引頭由此成爲陸軍跨領域的關鍵之一,它採用被動雷達+紅外的複合導引頭,在彈道高處能先以被動導引頭穿透雲層尋找艦船的射頻信號,接近目標再以紅外影像進行辨識與選擇精確的瞄準點。相較於東風-21D/26等可能採用的主動雷達導引頭,被動雷達導引頭的好處是重量輕,所需功率小,使彈徑僅227毫米的制導型多管火箭炮就可以安裝並達到相當遠的探測距離。

然而,被動雷達導引頭的挑戰在於帶寬必須夠大,才能涵蓋目標可能使用的射頻信號;而所需的信號處理與分析能力也相當高,才能在密集的電磁環境中精確識別目標。不過,美國應該已經解決了相關問題,美國海空軍採購的“遠程反艦導彈”(LRASM)同樣採用了被動雷達導引頭+紅外作爲末段導引之用。

△在2019年意外現身的“陸基反艦導彈”導引頭,白色鼻錐內裝有被動雷達導引頭,紅外導引頭則裝在側邊以減輕超音速激波的影響

被動雷達+紅外複合導引頭也能用來攻擊防空雷達或裝有雷達的防空系統,除了作爲陸軍自有的“防空制壓”(SEAD)火力,支持陸航直升機進行深入打擊/突擊作戰外,安裝在“精確打擊導彈”上清除前線500千米內的防空武力,支持空軍的戰區作戰。雖然空軍自己有F-16/F-35作爲反雷達壓制火力,但陸軍導彈的好處是反應快,沒有飛行員喪命風險,一發打不死就多打幾發。因此,空軍對於前線500千米內的防空威脅可以交給陸軍清理,投入更多戰機到空優與打擊作戰中。

陸軍負責推動炮兵現代化的JohnRafferty准將表示,對抗(以S-400、紅旗-9爲代表的)整合防空系統將是“精確打擊導彈”第一輪發展的目標。這次“陸基反艦導彈”導引頭的測試只用上一半的能力,預計今年秋天的第二次測試將用上完整能力,並在佔地更大的白沙測試場進行實驗。幾個月後,“陸基反艦導彈”導引頭就會裝到火箭上進行三次試射,假如一切順利,預計在2025年整合到“精確打擊導彈”上進行測試。

△“精確打擊導彈”原先由洛馬與雷神競標,但在雷神退出後,已篤定由洛馬勝選,目前已進行三次測試

“精確打擊導彈”的第二輪發展重點將是增強殺傷力,可能安裝替代集束彈頭的先進彈頭,能以高速破片攻擊大範圍目標,對大型防空系統將可產生更大破壞。

第三輪發展則將射程延伸到700~800千米以上,搭配“陸基反艦導彈”導引頭將可在島煉作戰中發揮更大效用。值得注意的是,第三輪發展有可能比第二輪還要早完成,使美國陸軍的跨領域幅度更大,在各戰區的影響力也顯著提升。

美軍的整體戰力本來已經很可怕,如今又出現這樣一支奇兵,我們無疑應當打起精神注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