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K12(小初高)教育資訊分享,家庭教育次港灣,歡迎您的關注、留言!

北大孫鼕鼕,自1988年至今,連續32年參加了北京大學的招生工作,根據孫教授以往經驗,考生和家長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嚴防、嚴守自己的利益,不被盜取、頂替!

保管好自己的報名密碼

近些年,每次報考前後,都會出現一些負面新聞,如“被報考”等事件發生。個別考生的報考密碼被自己的親密同學、老師等相關人員知道並盜取後,篡改志願等就隨之發生了。

即使相關犯罪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可是一些不懼犯罪、違背師德的老師,爲了一己之私仍會頂風作案。

所以考生和家長切記要保管好自己考試的相關密碼,不被非自己外無關人員知道。

考生本人及其家長一旦發現個人報考信息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報警。

考生報考聯繫方式,確保是本人,或是父母的

因爲在遇到報考考務、志願調劑等需考務機構介入時,高招辦或考務辦會第一時間聯繫考生本人,聽取本人意見,而不是其他人。

錄取通知書發放,切記必須是本人接收、本人的家庭地址(父母所在地)。通知書錄取地址不建議留親戚、朋友等,以免被調包、出現延誤等漏洞,給“有心人”有了發揮的餘地。

考生和家長密切關注省考試院(招辦)所有信息

非常時期、非常做法。孩子的終身大事,容不得半點馬虎!

高考後,考生和家長要密切關注當地省考試院(招辦)的放分時間、各批次投檔時間、各批次的投檔分數線、備選大學的錄取分數或在本省位次。

初步估算考生是否能被被錄取,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撥打省考試院(招辦)公佈的查詢電話查詢。

高考是國家行爲,沒有任何“中介”

高考是國家行爲,你能讀什麼學校。最終決定於你的分數、院校,中間是沒有、也不允許有“無所不能”的中介存在!

所以,考生和家長在報考期間,切勿盲目聽從,“我有多大權力,承諾幫你的孩子幹什麼,否則退費等”。每年說,每年宣導,結果每年都會不同層次有考生爆出上當受騙的新聞。

一旦家長動用了自己的權利、,爲孩子謀得讀心儀高校的資格,憑藉現在這個科技、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社會,也許孩子還未大學畢業就已經被揭發,那孩子以後的路怎麼走?

以上策略同樣適用於中考生,各位初中段家長也同樣需要關注。

我是說姐,專注K12(小初高)教育資訊分享,爲家長打造家庭教育次港灣。

歡迎您的關注、留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