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推是最常見的健身動作,臥推重量也是衡量一個人健身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不過,大部分人在臥推時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其中,肩膀疼痛是最普遍的,也是最難解決的,這不但嚴重影響訓練感受,同時也制約了訓練重量的提升,而如果疼痛感比較強烈,還容易對肩關節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傷。

臥推時肩膀爲什麼會疼?

臥推的主要發力肌羣是胸肌,但肱三頭肌、三角肌也會參與發力,也就是說,整個動作都是以肩關節和肘關節的運動爲基礎的,而肩關節的構造也比較特殊,也正是因爲這種特殊的生理結構,它出現問題的概率要比肘關節大得多。

肩關節主要由肱骨、球窩狀的肩胛骨關節盂以及肩峯組成,其中還包括各種肌肉以及肌腱,而肩胛骨也是通過肩關節與手臂連接,所以,肩關節以及手臂的一舉一動都與肩胛骨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例如,當手臂舉過頭頂時,肩胛骨也會隨之上提。

一般來說,在臥推的任何一個階段都有可能出現肩膀疼痛,例如有的人疼痛點在最低處,有人在中間位置,也有人在最高點,實際上,在哪一範圍內出現疼痛並不重要,因爲這都說明你的肩關節出現了問題。不過,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輕微的疼痛並不影響訓練,況且在大重量的刺激下,訓練者更多的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推起槓鈴上,久而久之,人們就會對疼痛感麻木,形成一種逆來順受的情況,但需要注意的是,能夠忍受疼痛並不意味着就能克服疼痛,長時間的麻木不仁只會讓情況越來越嚴重。

從疼痛部位來看,包括肩關節上方的滑囊、二頭肌肌腱等;從疼痛特徵來看,包括持續性的疼痛以及短暫性的碰撞疼痛等;從疼痛原因來看,包括因體態不良而引起的雙肩內扣以及最常見的肩峯撞擊等。接下來,我們不去敘述如何解決雙肩內扣等問題,而是來講一個被人們所忽視的技巧,它可以避免大部分的疼痛。

避免疼痛的技巧

對於同一個訓練者來說,採用大重量臥推時出現肩膀疼痛的概率要更高,這是因爲在推起的過程中,身體會最大限度的募集肌肉來達到目的,即便是出現了疼痛,並且此時胸肌的收縮感並不會太強烈,甚至手臂或者肩膀的壓力會更大,也就是說,即便訓練重量很大,也僅僅是完成了移動槓鈴的目的,這就類似於力量舉訓練,對胸肌圍度的增長並沒有太大作用。所以,選擇適合於自己的重量是關鍵。

需要注意的是,長時間採用某一固定的訓練重量也會讓你停滯不前,建議以8-12次爲一組,等用某一重量能夠做12次標準動作,且肩膀無痛感時,再適度增加重量,同時可以減少每組的次數,力求把每一次動作都做標準,之後再逐步增加次數直至12次。整體來說,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耐心與堅持也是關鍵。

除了注重訓練重量外,動作速度也非常重要,大部分訓練者都有這樣一個習慣,即在最低點時積蓄力量,然後突然發力推起槓鈴,這種突然性的爆發對於關節來說是一種負擔,並且在慣性作用下,肩胛骨和肩關節都不能保持穩定,很容易被帶動,也就是說,此時的上背部並沒有成爲有力的支撐,身體各部位所承受的壓力也是不均勻的。

所以,在開始臥推前,一定要調整好肩胛骨的位置,使其後縮下沉,同時上背部肌羣主動收縮繃緊,此時雙肩的位置相對胸肌來說也是靠後的,這會讓大部分壓力都集中在胸肌上。在之後的動作中,無論是離心階段還是向心階段,都要刻意的放慢速度,讓肩關節緩慢的運動,這會避免大部分的不適感,胸肌的泵感也會更強烈。

健身也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的學習才能持續進步,並且,它不僅僅是移動重物這麼簡單,對於以增肌塑形爲主要目的的訓練者來說,能夠感受到目標肌羣的發力纔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要更加註重動作的標準性,通過身體各部位的真實感受來不斷的調整和選擇適合自己的動作,而不是僅僅只注重訓練重量,否則,錯誤的訓練動作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不可修復的損傷。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我的關注,創作路上感謝大家的陪伴,我會繼續加油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