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十年裏,房地產一直都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之一,其發展勢頭向來都是持續上升的。於是,這些年我國各大城市的地價在漲,房價在漲,投身進房地產事業中的人大都賺得盆滿鉢滿。

也正是因爲如此,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分食房地產這塊大蛋糕,炒房的人不斷增加,房企增加的勢頭更爲兇猛。

此前有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房地產企業總量高達9.7萬個,而在過去30年,房企數量上漲了將近4000%,現在正在向10萬家逼近。

顯然,這些年來,我國房企的數量增加得很快。只不過從2019年開始,因爲樓市調控政策的持續收緊,房企數量的增速開始放緩了一些。

在2019年期間,房價在不斷趨於穩定,房產投資現象也在“房住不炒”主體政策的落實下得到了抑制,所以房企對於房產的開發力度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放緩,這是對樓市熱度變化的理性反應,所以新開的房企也就“低調”了起來。

到了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年初的幾個月裏很多城市都處於停工的狀態,所以房產的銷售也就受到了影響。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樓市的環境得到了淨化,有部分房企在房子銷售量下降的這段時間裏,開始整合自己的經營狀態,並且優化房源,對於購房者而言,這是利好。

不僅如此,從去年開始,很多大房企開始通過“吸收”小房企來增加自身的規模,這樣的話在房地產市場中就會有更爲強勁的競爭力。

而且這也是對樓市環境的一種淨化,部分小房企得到整合,對於購房者來說,買房的時候會有更好的保障,所以這也是一種利好的變化。

當然,在小房企利好性整合的這段時間裏,我國的房企數量依舊是在增加的,而且隨着復工節奏的加快,房企數量的增速也在不斷加快。

此前,我國在短短30年的時間內就實現了房企數量將近4000%的上漲,那麼每年新增的房企數量又有多少呢?

拿今年前5個月的數據來看,不到半年有208家房企倒閉,但是新增註冊的和房地產領域相關的企業卻高達14.6萬家。

這些房企的增加會給房地產市場提供更多的供給,優質房源的數量同樣也會不斷增加。這對於有買房計劃的人來說,未來樓市環境會不斷優化,房源的質量同樣也會上升。而增加的房源數量形成一定的競爭,這也意味着未來樓市中買房的優惠會因爲房企之間競爭的存在變得越來越大,這些都是買房的利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