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範圍內,在中國,在傳統商業環境下,在數字化轉型的未來

供應鏈作爲連接研發、生產、消費等關鍵環節的鏈接,對生產製造企業和品牌商搶佔市場、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在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無人機、物聯網、VR/AR、區塊鏈等新技術層出不窮,而全球經濟又面臨大洗牌的時代,如何讓這條繁雜冗長的鏈條變得可視、可感知、可調節,驅動供應鏈向智能化升級,就成了企業基業長青的關鍵。

在世界範圍內,將供應商的活動視爲生產活動有機組成部分而加以控制和協調的日本豐田公司精益協作方式以及福特流水線生產、戴爾大規模定製、ZARA極速供應鏈、7-11精準零售、亞馬遜智慧物流……都是供應鏈智能轉型的成功案例。

在中國,智能製造方興未艾,縱橫聯合推動了更廣泛更深刻分享與更快更好發展。比如我們的合作伙伴之一,歐洲知名管理諮詢集團瑞歐盈-埃非索宣佈啓動了2020年度工業4.0獎的申報窗口,該獎項面向在工廠流程、供應鏈設計取得新突破的企業,關注在“智能工廠”、“智能供應鏈”實施了創新的解決方案,或極具潛力的試點項目,並將在第三季度安排專家評審,第四季度決出勝者,成爲了最近工業屆熱門話題。埃非索諮詢集團(EFESO Consulting)由歐洲著名投資機構法國瑞澤基金集團(Eurazeo)投資,是世界級製造WCM管理理念的先驅實踐者,爲各行業領軍企業提供了從戰略至運營落地的端到端諮詢服務。網站報名:www.efesocn.com,有問題亦可聯繫其上海中國總部人員:17621425800、15021632880,微信同號。

在傳統商業環境下,主要依靠銷售數據和經驗作爲決策依據,而在智能製造抑或工業4.0時代,決策將更多依賴於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和人工智能技術。隨着新零售、數字經濟等的蓬勃發展,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創新在商業領域和製造業領域滲透加深,爲製造業供應鏈的智能轉型提供了契機。

毋庸置疑,在數字化轉型的未來,發展效率將更高,效果將更實,一切將更強大。

貫穿始終,智能供應鏈在智能製造領域的五個典型應用

智能供應鏈在智能製造領域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智能研發設計、智能預測、智能化採購、智能物流以及智能生產能力和過程可視化的偏差管理、自我協同和調整能力。

《中國製造2025》將創新擺在了製造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智能研發”是實現強大的創新能力的支柱和必要條件,是智能製造先決水平、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比如,汽車開發中心使用虛擬化技術,在正式進行撞擊測試之前,首先模擬多次撞擊實驗結果,減少撞擊測試的整車數量,從而減少成本和裝配時間,大幅提升研發效率。同時,智能化研發也要求研發團隊擁有統籌貫穿產業鏈智能化要求的能力,進行相應產品研發設計,以支撐之後的智能製造、智能物流、智能銷售管理等產業鏈可視化聯動,進而實現靈活協同,爲終端客戶加速提供高度定製的產品和服務。

智能預測是對供應鏈需求預測和計劃的目標形成一個精確可靠的關於市場需求的認識,解決傳統供應鏈環節多、利益訴求不同、信息不共享導致的訂單交付流程長和客戶需求響應週期長等問題。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在智能製造中,採用大數據預測和智能算法模型,通過趨勢結合動態實時需求感知、預測市場和重塑市場,從而主動掌控洞察需求,從全局戰略洞察產銷平衡,也能短期柔性應變產銷的波動等。

由於智能供應鏈大大降低了產品研發週期,互聯的智能製造工廠也是實時生產,在智能物流的配送下,消費者獲得產品和服務的時間,能夠比傳統供應鏈縮短30%~50%,大大提高了供應鏈的響應能力和消費者滿意度。由於訂單到交付時間的縮短,反過來提高了預測的準確性和計劃的有效性。

在智能供應鏈中,智能化採購的任務本質不再是保證供應,而是有效供應,採用計劃倒排模式,形成精益化、數字化採購,以保證採購-到貨的有效性。

智能物流作爲智能製造的前提和基礎,是個性化智能製造工廠流水線系統不可缺少的核心元素。智能物流系統包含採購環節智能物流、製造環節智能物流和成品環節智能物流,以及回收環節智能物流。包含智能方案、智能輸送和數字仿真的智能物流系統能夠高效、準確、穩定地完成重複性工作,保證過程品質一致均衡。

此外,爲了保證企業級的“知行合一”,供應鏈需要保證信息和物理系統的一致性,從而減少執行過程中與計劃或標準的偏差。但在實際運作過程中,難免存在各類變數帶來的過程偏差甚至瓶頸。那麼,如何才能真正完成製造業供應鏈的智能化轉型?

智變無所不在,智能供應鏈在製造企業的實現路徑

從政府而言,提供了企業構建智能製造、智能供應鏈的環境和大平臺;從企業而言,不同企業的產品、服務方式和客戶都不同,因此,就需要個性化的供應鏈發展方向,比如智能化等級、優化的重心、產品的流轉效率設計、客戶服務的響應等級、不同環節的數據敏感度設定等。未來的智能供應鏈只有趨勢,沒有定式。

由此可見,企業須由領導層授權提出能夠支撐其核心競爭力的智能供應鏈發展戰略,以引領其智能化迭代升級的有效路徑,適時做出戰略組織調整,之後纔有採購策略、庫存策略、製造策略、交付策略、成本策略等,然後在技術選擇上做出精準的判斷和導入,從而保證供應鏈運營目標、戰略支撐、指標分解,達到最終的戰略績效。供應鏈智能戰略纔是企業最首要的協同方向和準則。

此外,隨着產品和服務的個性化需求的不斷具體化,不同產品具有不同的製造、流轉方式,其經歷的智能化環節也有所不同,那麼企業勢必要分析消費者需求、市場變化、產品/服務模式的變化,從而提純企業需要的智能供應鏈的差異化競爭能力。

智能供應鏈平臺還需要將產品、客戶、供應商、技術、服務,訂單、物料、工廠、產能、庫存、倉庫、門店、計劃等都整合到一起,服從和服務於企業供應鏈大數據的邏輯要求,從而保證供應鏈在運營過程中能夠適時抓取標準-計劃-執行之間的數據差異,然後進行自我反饋、自我補償、自我優化和自我調整,形成智慧的行動。

不僅如此,由於供應鏈過程的複雜性,影響因素過多,傳統供應鏈強調應急解決方案,優秀的供應鏈則更加強調具有過程瓶頸的早期識別和預警,從而進行自我調整和預防,避免緊急情況的出現。一般而言,早期預警能力會採用流程模式。但是,智能化的供應鏈將採取仿真模式,針對任何一個特定的訂單,率先在供應鏈平臺系統中“跑”一遍,從虛擬訂單流程開始全過程過一遍,在過程中快速發現瓶頸,提出預警,從而在生產之間解決瓶頸問題,保證供應鏈過程穩定、可靠,從而提供生產智能化的基礎和可得性。

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可視化。儘管傳統供應鏈過程也提倡可視化,但主要還是人工輸入相關靜態的、或者說滯後的數據,無法實時顯示供應鏈過程的動態變化,更無法體現數據之間的邏輯關係和聯動、協同關係,其中很多還是無效數據。

企業建設智能供應鏈還應注重產業研究與供應鏈創新,產品與市場的供應鏈相適性,大數據-信息化-軟件-自動化的邊界整理,以及避免“機器換人”的誤區等。

“鏈”的進化,不僅是企業從傳統到智能的轉型,更是一國經濟競爭力的蛻變

如今,全球競爭主線已日益深化爲全球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隨着國際分工不斷深化和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全球供應鏈體系不斷擴展和創造價值,供應鏈能否在全球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已成爲衡量一國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綜合國力得到極大提升。2017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頒發了《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2018年4月,商務部等8部門發佈了《關於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明確將供應鏈的創新與應用上升爲國家戰略:“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蓋我國重點產業的智能供應鏈體系,培育100家左右的全球供應鏈領先企業,中國成爲全球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重要中心”。

在今年兩會期間,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再次成爲熱議話題。全國政協委員、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補齊相關短板,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這既是對裝備製造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裝備製造企業持續加大基礎研究和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的集結號。”

縱觀近年來國家對推進供應鏈產業發展的佈局,不僅促進了我國企業從傳統到智能的轉型,使中國由供應鏈“貧窮國”邁向“富裕國”,在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爲主線,完善產業供應鏈體系的同時,更是高效整合各類資源和要素,提高企業、產業和區域間的協同發展能力,適應引領消費升級,激發實體經濟活力,在現代供應鏈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的關鍵之舉。從而有力促進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順利完成。

從幕後到臺前,供應鏈行業標杆邁開從優秀到卓越的時代步伐

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政策牽引下,我國衆多優秀民族製造企業都在供應鏈上進行了深度變革,“問商品要流量、問供應鏈要效率”,逐漸形成了一批“智能供應鏈”的創新示範企業,諸如華爲、海爾、格力電器等等。而像京東、阿里、中興供應鏈等企業則是專注於爲電商服務及大數據應用方面,傑出表現衆望所歸。

以阿里巴巴爲例,是將物流放在其供應鏈的核心戰略中。爲了給更多的客戶提供服務,阿里巴巴和其3PL合作伙伴共同構建了覆蓋中國的物流網絡體系,並通過數字化平臺進行運作,不斷提升其和生態合作伙伴的戰略合作,例如和Starbucks聯合爲客戶提供到家的服務;爲西班牙零售商El Corte Ingles提供類似Tmall和AliExpress的marketplace服務等。在社會責任方面阿里也做了大量的投入,比如綠色包裝箱、員工的社會公益計劃和在此次疫情中的率先公益示範。

而海爾的智慧供應鏈是大規模定製,其核心是和用戶互聯,創用戶最佳體驗。比如,他們正在探索的人單合一模式和麪向全球用戶大規模定製的智慧供應鏈模式。具體地說,就是以用戶爲中心,以互聯工廠爲載體,精準抓住用戶需求,由爲庫存生產到每臺產品都直髮用戶,把大規模生產和個性化定製融合起來,用個性化數據驅動全流程,實現大規模定製。這樣一來,他們提供的產品就由電器變成網器,從提供工業產品變爲提供美好生活服務方案,實現從產品週期到用戶全生命週期的轉變,解決了企業邊際效應遞減的問題。其次,將串聯流程轉變爲以用戶爲中心的並聯流程,解決了大規模和個性化定製的矛盾。同時,以用戶最佳生活體驗爲中心,開放生態,共創共享。值得一提的是在社會責任方面,除日常公益外,在這次疫情中,海爾第一時間向湖北地區捐款並先後捐贈醫療設備及醫療、生活物資。全球疫情爆發後,再度向意大利捐贈千套除菌空調和多輪物資援助。

從幕後到臺前,供應鏈行業標杆已邁開從優秀到卓越的時代步伐,而這樣熠熠生輝的創新力量和社會責任感也在不斷吸引着各界的廣泛關注。近日,由埃非索管理諮詢發起的第八屆工業4.0獎,就爲“智能供應鏈”領域的創新解決方案特設“最佳抗疫技術獎”,以表彰和引領抗擊疫情的最佳技術實踐。

結語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思路決定出路。

當下,能夠網羅數據、價值收割的智能“鏈”無疑是企業運籌帷幄的“後浪”。但無論數字化時代的技術更迭如何迅捷,企業發展最終還是要回歸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本身,而其核心除了創新還有初心。

能夠守住初心,堅持創新的企業必將成爲時代洪流的砥柱力量,見證歷史、開啓未來。

(文/若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