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熱搜最多的詞估計就是“擺地攤”了 ,不可否認,“地攤經濟”是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不但可以解決很多人的就業,還能滿足普通百姓的生活需要,活躍城鄉交流。那麼你知道在哪些地方練攤比較好嗎?本期內容就帶大家瞭解一下世界上最著名的5個街頭市場!

NO·5 卡姆登市場(Camden Market)

卡姆登市場位於倫敦北部,每週吸引約50萬遊客,除聖誕節外,全年都在運營。原本這裏是市內房價最便宜的地方,很多學生都住在這裏,後來經過多年滋生髮展,逐漸形成了一個充滿活力的跳蚤市場,但這裏魚龍混雜,所以也是最具有爭議性的一塊寶地。

這裏有各種價廉物美的服飾,二手小傢俱,古董,各種收藏品,音樂唱片和樂器,民族藝術品,地毯等等。特別值得推薦的是非洲的藝術裝飾品,獨具風格,而價格卻僅僅爲大商場的十分之一;還有阿拉伯風格的各種裝飾毯,是除了在阿拉伯地區外最便宜的地方。

這個市場還是新銳設計師的天堂,很多剛剛畢業的設計師在這裏展示自己充滿無限創意的作品。不少大師級的設計師也喜歡在這裏流連,法國著名的設計師Jean Paul Gaultier就曾坦言Camden Market帶給他很多靈感。

NO·4 月光集市(ChandniChowk)

月光集市位於舊德里,曾是整個印度最大的集市。它建於1650年,由莫臥兒帝國的第四任皇帝沙賈汗建立。你應該對沙賈汗不會陌生,它就是著名的泰姬陵的建造者。幾年前,寶萊塢拍了一部電影叫《月光集市到中國》,雖然它並不能作爲印度電影的代表,但電影裏提到的月光集市卻非常值得一逛。

月光集市是舊德里最古老也是最繁忙的市場。成千上萬的印度居民定期從月光集市購物,成千上萬的遊客來這裏瞭解印度人的生活,體驗印度文化。這裏有各種各樣的印度美食、錯綜複雜的小巷和大量的店鋪。售賣的東西也是五花八門,書籍、服裝、鞋、皮革製品、電子產品和其它消費品應有盡有,幾乎沒有買不到的。

當然要提醒你的是,這裏的空氣混合了各種味道,尿騷味、咖喱味、汗臭、花香味什麼味道都有,而且相較其它地方,這裏更爲擁擠,商販、遊客、車伕、乞丐、小偷充斥其間,到這裏去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財物。

NO·3 伊斯坦布爾大市集(Grand Bazaar)

這個大市集建成於1461年的奧斯曼帝國時期,是世界上歷史悠久、規模巨大的室內集市之一,由於黃金首飾店佔據了很大一部分街道,所以它又稱“黃金大市場”。

伊斯坦布爾大巴扎規模非常宏大,相應地,裏面賣的貨品也是應有盡有,像地毯、古玩、皮革製品、金銀首飾等貨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而具有土耳其特色的掛燈、磁盤、海泡石菸斗、茶具和各樣寶石等都是遊客的最愛。

這裏每天有大約25萬到40萬的遊客參觀購物,所以賣東西的小商販們,不僅會阿拉伯語、英語、法語,甚至還能操着日語、中文等各種語言招攬生意。當然,主顧各爲其利,用各種語言高談闊論,爭得面紅耳赤的有趣景象也隨處可見。

NO·2 馬拉喀什露天市場(MarrakechSouk)

摩洛哥的馬拉喀什露天市場位於德吉瑪廣場,這個市場不是一個單一的市場,而是一個互聯的市場網絡。

這個露天市集的規模在全世界都是數一數二的,它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種空曠空間,而是由許多縱橫交錯、沒有一點規律可循的街巷組成,簡直就像一個大迷宮,加上嘈雜的叫賣聲,遊客很容易在這裏迷路。難怪主顧總結出這樣一條經驗,在馬拉喀什露天市場,“嘴比腳掌還要多”。

白天作爲旅遊景點的廣場十分喧鬧紛擾,聚集了舞蛇、噴火、講故事和算命等各類雜耍表演,以及兜售各類工藝品、果汁、糕點、海娜紋身的商販們,廣場上摩肩接踵,人聲鼎沸。但是真正的特色需要等到傍晚之後,廣場中央支起許多夜市攤位,白煙夾雜着香料的芬芳瀰漫在空中,廣場也瞬間成爲喫貨們的美食天堂。

NO·1 曼谷恰圖恰週末市場(ChatuchakMarket)

曼谷恰圖恰週末市場是泰國最大的市場,它佔地面積高達70畝,相當於50個足球場那麼大。在這個龐大的市場裏,一共有27個不同商品的分區,裏面包含了15000個各式各樣的攤位。無論是喫的、用地、看的、玩的、欣賞的、整蠱的、送人的……都可以在這裏找到滿意的物品。

許多身懷絕技的民間藝人也在其中經營着他們獨特的商店,如"仇人禮品店"、"垃圾販賣店"、"中古冷兵器定做店"等,可以滿足獵奇人士。

另外,雖然中文名叫恰圖恰週末市場,但是現在已經是一週7天都開放的了,每天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來這裏一探究竟。好了,本期的《半島Top榜》就到這裏,視頻內容由小葵爲您解說,如果喜歡視頻的話,別忘了點贊、收藏、分享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