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呂雉背後究竟有什麼神祕力量,讓劉邦這個皇帝都感到力不從心?

文/唐晉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爲,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前言:

漢高祖劉邦堪稱封建歷史上功績赫赫的帝王人物之一,無論是爲世人所知的楚漢相爭,還是是高祖皇帝定鼎漢祚基業,都是其人爲政期間所創立下的豐功偉績。

可對於漢高祖劉邦而言,和楚霸王項羽逐鹿天下很難,而坐穩漢家江山則更爲不易。

對於自稱孤家寡人的帝王而言,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不足取信之處。所以纔會產生了漢高祖平滅異姓王、卻防不住來自身邊人的篡權——呂后。

(專權擅政的呂后)大漢揮之不去的癥結

漢高祖劉邦不可能沒事先預料過妻子呂雉在自己逝去之後的專權,以其人的睿智深謀,其實早在生前便對妻子的勢位有所忌憚,然而對於漢高祖劉邦來說,乃至於對於漢朝的任何一個皇帝而言,這都是無法迴避的問題——制衡。

熟悉漢史抑或熟悉歷史的讀者,定然會有一個這樣的觀念,每個朝代都有自身滅亡的直接原因。就如同唐代亡於藩鎮、宋代亡於外患、元代亡於農民起義、明代亡於內憂外患。而漢高祖劉邦所開創的漢王朝直接亡於外戚之手。

(西漢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

而外戚勢力一直以來都是貫穿漢代(西漢)始終的隱患,可這一點卻沒有任何一個漢代皇帝去刻意地規避,豈不怪哉?這難道僅僅是因爲高祖皇帝時期便流傳下來的舊俗?這個問題從一開始漢高祖劉邦就回答了後來的繼任者——因爲無奈!

如果將漢朝比作現代的公司,那麼作爲大漢第一任皇帝的劉邦便是頭號股東,而其餘從沛縣追隨劉邦起義的蕭何、周勃、曹參等人,便是其餘持有股份的股東。但往往在領略漢高祖起義的輝煌過程中,世人往往忽略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勢力——以呂后爲首的外戚集團。

(西漢初期外戚關係圖)呂后專權,外戚獨大

別看漢高祖劉邦常言道:吾以三尺劍取天下。

可這個大漢朝怎麼來的他比誰都心裏清楚,所以在大漢國祚成立的第一天起,其人首要面對的事情便是分封功臣,並且還是大肆封賞。這說白了就是將公司的股份、盈利分配給在座的諸位功臣元勳,聊表我劉邦的謝意,希望你們能夠繼續爲漢朝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股份分出去容易,可是如何維持自己手中最大的權位纔是真正的難題。雖說漢高祖劉邦是這家公司最大的股東、持有的股份最多,可是功臣集團聯合起來的股份也足以與皇權抗衡。這個時候漢高祖劉邦便考慮到了一個問題,即便是如我這樣英明掌權的皇帝,單獨對抗羣臣也不乏喫力,何況後世子孫呢?

這時候,外戚集團的作用便得到了凸顯。

(外戚集團的核心,呂后掌權)

這就好比兩個股東在進行拔河比賽,原本勢均力敵的雙方現如今變成了三方勢力,那麼無論第三方的勢力大小與否,都將左右整場戰局的輸贏。更何況外戚集團的勢力,絲毫不遜色於功臣集團,只不過二者的依仗不同罷了。而維繫外戚集團能夠與功臣集團相持平的力量,其實並不來自於皇帝,而是來自於皇后。

其實在很多人的觀念當中,中國古代的女子的社會地位是相對卑微的。但這種情況的發生,其實是在宋朝理學漸興之後,宋以前的朝代,女子地位其實並不遜色於男方。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處於兩個大一統朝代的女人,呂后與武則天。

(劉邦與呂雉-劇照)

前者身在漢代專權、後者生在唐朝登基,無不是女子控扼朝政大權,儘管在當時有無數的反對聲音,可此二人掌權的節奏從未受到外力的阻塞,便足以說明女子地位實則不遜色男子。

這便是一個充分的客觀條件,支撐呂后在漢高祖劉邦死後能夠擅權自重的條件,試想如果整個社會上都貶斥、壓抑女性的地位,怎會有呂后專權十六年,地位無絲毫的動搖呢?周勃、陳平等追隨漢高祖劉邦開國功臣,也只敢在呂后逝去之後反過來清算呂氏一族,這難道不足以充分說明問題嗎?

(追隨漢高祖劉邦的功臣集團:陳平、周勃等人)功臣襄助,遏制獨大之勢

外戚集團的存在,便是以皇后爲核心,作爲皇帝制衡朝堂勢力的得力臂助。否則朝堂之上盡是功臣集團的聲音,這些人的根本利益又是一致的,讓皇帝如何能夠駕馭羣臣,統治王朝。

漢高祖劉邦英略超羣不假,可坐在皇帝寶座上的他,名義上爲全天下之主,可實際上能夠掌控的無非是京城腹地,否則中央朝廷裏的官員都不爲己所用,如何進而將皇權輻射各地方。

(劉邦劇照)

漢高祖劉邦不是不知道外戚集團對於皇權的危害,而實在是出於現實的統治需要。所以在漢朝的歷史舞臺上,外戚與功臣(臣子)集團的角力始終不相上下,皇帝自然不會再度下場親自“拔河”,反而本該處於核心地位的皇帝,成了旁觀者,專門負責將兩者之間的平衡。

但如何運用這種平衡也尤爲重要,可漢高祖劉邦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爲後世創下的如此妙方,竟然也能被不肖子孫玩脫了。

漢惠帝劉盈作爲高祖皇帝的嫡長子,其母便是專權十六年的呂后。惠帝在位期間始終不得其政令,諸般事務皆由其母呂后一人而決,妥妥地成爲了傀儡皇帝。這一點儘管在劉邦的預料之外,但按照其人留下的政治手段——功臣集團,使得外戚專權被有效地控制在了一個範圍之內。

(漢高祖劉邦與其皇后呂雉)

無論呂后再怎麼專權作亂,始終未曾動搖大漢的國本,一方面是因爲呂后本身也非寡智無謀之輩,另一方面是因爲有周勃、陳平等功臣集團的牽制,使得專斷的呂后不得不思量,每一個決定會造成的影響,是否會造成功臣集團的反彈。這就是漢高祖劉邦爲漢代(西漢)列帝所留下珍貴的政治遺產。

縱觀西漢歷代皇帝,無不在上位之後開始起用自家的外戚集團,典型成功的是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宣帝,此三人在位期間便將功臣(臣子)集團和外戚集團的勢力達到了一個平衡點,而皇帝居中左右調和,確保了皇權的最大化。

而典型的反面事例是漢元帝、漢成帝,二人本身闇弱無能,還偏聽偏信,元帝專信宦官、成帝時期外戚獨大,致使西漢二百餘年的社稷,爲王莽所斷。

西漢就此滅亡。

(陳平、周勃率軍平滅諸呂之亂)

在整個西漢初期,皇帝、功臣、外戚三者之間形成了一個三角權力結構,皇帝居於正上方居中調控,功臣外戚一左一右,成爲朝堂之上相對平衡的權力架構。

但在這個結構當中,實則皇帝還是處於關鍵地位,影響全局的。呂后專權便是皇權式微的最佳佐證,導致朝堂上下的權力失衡,皇帝(漢惠帝)無法左右外戚與功臣,終使一輩子孤鬱而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