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軍事歷史的人都知道,在解放戰爭末期,我軍曾組織過一次進攻金門島的戰役。這次戰役,我軍因情報失誤、缺乏經驗等原因,而遭遇了挫折,戰役最終也以失敗告終。俗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次失敗並不可怕,只要重整軍備、重振士氣,就可以爲下一次作戰的勝利奠定基礎。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49年金門戰鬥受挫後,我軍就再也沒有組織過登陸金門島的作戰,這是爲什麼呢?

常言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不再組織登島作戰的原因很簡單,可以用四個字概括,這四個字便是“防範美國”。這要從冷戰時代的國際大環境說起。自1946年“鐵幕”演說,以及1947年“杜魯門主義”出臺後,美國就將蘇聯、中國等東方陣營國家列爲首要防範對象。爲了遏制社會主義陣營的壯大,美國在中歐扶持西德政府,重新武裝德國;在朝鮮半島扶持南朝鮮政權,阻擋蘇東勢力的南下。

對於中國,美國也有自己的一套戰略。50年代,美國計劃以臺灣海峽爲分界線,以“劃峽而治”爲原則,對大陸和臺灣地區進行分化。美國人也清楚,金門歷史上屬於福建省管轄,從本質上講,還是大陸地區在政治和地理上的一個延伸。美國只有讓蔣介石勢力撤出金馬地區,讓臺灣海峽成爲“柏林牆”,讓臺灣當局真正成爲“孤懸海外的政權”,方能再更大程度上分化國共雙方。

對於這點,國共雙方都心知肚明。大陸方面,自然不希望美國干涉兩岸關係。因此,當美國軍事力量出現在臺灣海域後,大陸立刻就作出了回應。1958年10月,中央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文告提出國共雙方應達成共識,共同反對美國的干涉。同時,文告還表示,大陸願意幫助金門國民黨軍,向其提供包括糧食、蔬菜、食用油、燃料在內的補給品,以利於國軍“長期固守”。

蔣介石方面,也對美國的過度插手錶示不滿。美國希望國民黨軍隊撤出金馬地區,而蔣介石出於自身利益,希望固守金門和馬祖。美蔣雙方產生了矛盾,爲此爭執不休。蔣介石曾惱怒地回答:“我活着就不會(從金馬)撤軍。”臺灣的國民黨軍政要們,也對美國的措施感到心寒,他們頻頻致電蔣介石,希望蔣介石能夠“掌握住自己的命運”。對於美蔣之間的分歧,大陸自然也是看在眼中。

因此,自1958年金門炮戰時起,國共雙方便達成了一種“默契”。在對金門國民黨軍的炮擊中,福建前線的部隊,嚴格遵循“單日打、雙日停”的原則。同時,前線部隊儘量不打國民黨軍隊所控制的機場、碼頭、貨船等交通運輸設施,以便國民黨軍隊可以及時接收物資補給,現實長期固守。從這個時候起,金門炮戰就演變成了一場象徵性戰爭:國共雙方都在準備炮戰,但卻都不想殲滅對方。

而這種策略的巧妙之處,也很快體現了出現。因爲金門地區“有戰爭”,所以島上的國民黨軍隊便“無法撤走”,蔣介石便“有理由”繼續在金門進行軍事部署,美國也“沒機會”以臺灣海峽爲基點割裂兩岸。由此一來,國共雙方在金馬地區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複雜局面,而美國勢力對此難以插手。

總體來說,1949年以來,大陸的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如果大陸集結重兵強攻金門島,那麼島上的國民黨軍勢必難以阻擋。不過,軍事上的鬥爭固然重要,軍事以外的博弈也不可或缺。基於這點考慮,我軍才遲遲不再組織登陸強攻作戰。

參考資料:《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