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近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探尋傳統節日文化,瞭解文化習俗背後的淵源。目前關於端午節的形成原因,多以紀念楚國大夫屈原爲主,認爲他在這天自投汨羅江。楚地的人爲表達哀思,每到每年的這一天,便“竹筒貯米祭之”。據考證這是關於五月初五和屈原有關的最早記載,故事出自南北朝時期的《續齊諧記》。文章中還記載了用五彩絲纏繞竹筒,是因爲怕江裏的蛟龍搶喫了。這也就是後世糉子的雛形。但歷史上有無屈原其人,在某段時期都發生過討論。

屈原劇照·網絡供圖

據專家考證,在西漢《史記》之前,未出現過關於屈原的相關記載,而以屈原的知名度,似乎不應該被歷史忽略。當然,無文字記錄,不代表沒有其人。至於有關屈原文字的史料《史記》及《楚辭》,都沒有確切記載屈原死於五月初五。而《續齊諧記》 也不過是坊間傳說故事的文字版。提及端午節習俗,大致可分爲兩類,一類是紀念人物,如喫糉子、結五彩絲和划龍舟;另一類是與辟邪祛惡有關,如插菖蒲、艾草,踏百草,蓄蘭沐浴等。通過以上的習俗來說,顯然端午節是個雜糅的節日,應該先有所謂的“端午節”,再吸收屈原等人物的相關傳說。

端午節·網絡供圖

那麼端午節最初怎麼來的呢?字面意思,端是開始,午應該代表時間序列。據《淮南子·天文訓》:“天一元始,正月建寅”的說法,正月爲寅,按照地支配十二時辰,五月便是“午月”,五月初五即五月的第一個午日(夏商周三朝曆法不同,曆法上稱“三正”,夏正建寅,商正建醜,周正建子”)。由於夏正歷早已失傳,只零星見於一些資料,這裏且當作端午來歷的一個說法。

划龍舟·網絡供圖

在20世紀初期的討論中,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認爲,端午節的習俗來源於江南吳越地區的“圖騰祭”,其理由是“圖騰祭”裏的一項活動就是划龍舟。可是據《事物原始》記載:“競渡之事,起於勾踐,今龍船是也”,認爲是勾踐訓練水軍的方法。漢代《吳越春秋》裏雖然也認爲,龍舟的起源勾踐,但卻說是憐憫伍子胥的忠孝之心”。這是端午節爲紀念伍子胥而設立的傳說依據,相傳越王勾踐破吳國城時,吳王闔閭命人取伍子胥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越國稱霸實賴吳王未聽伍子胥之言,沒有徹底消滅越國。據說划龍舟爲尋找其屍體。

伍子胥劇照·網絡供圖

另外關於紀念人物一類,還有紀念東漢孝女曹娥說,其父溺水,年僅十四歲的曹娥沿江尋找17天后無果,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而死以尋父,民間讚揚其孝。另一個人說法是爲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介子推,但這個傳說和清明節(寒食節)的傳說有所重合了,影響並不大(東漢時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所載)。此外還有廣東某些地區,五月初五還認爲是紀念東漢陳臨太守祀日等,以上種種(包括紀念屈原)或許都可看作後世的一些傳說附會,融合在了傳統的端午節日文化中。

端午習俗·食糉子

最後說說端午節的一些“辟邪祛惡”的習俗,首先這一類習俗,應該在陰陽學說的基礎上生出的,同時結合了先秦時期一些風俗而成的。如《大戴禮記·夏小正》中介紹,五月應該煮梅子,再收集蘭草用來沐浴,這就是爲什麼端午節稱爲“浴蘭節”。該書還記載“此月畜藥,以蠲[juān]除毒氣也”。在春秋早期,古人有這樣的習俗和認知,實際是是來自生活經驗。五月萬物生長正盛,地表水分溼氣大;又遇到夏季太陽光溫度高,造成悶熱潮溼的環境,最利於病疫的發生(所以古人認爲五月初五爲惡月惡日)。同時草藥在這時期,藥性最強。古人的經驗得到在此時期,草藥祛除病疫的效果較佳,形成了習俗。

端午習俗·掛艾草

到了戰國末期“陰陽學說”的產生,認爲午爲陽,五月初五爲至陽,在這個時間,最能辟邪祛毒,邪屬陰。而前面分析的萬物繁盛,造成地表潮溼,本亦屬陰。像如今掛菖蒲、艾草,踏百草,系五色絲線等,都被看作是祛病防疫驅邪的好方法。當然這裏面肯定還有一些迷信色彩,《抱朴子》曰:或問闢五兵之道。答以五月五日作赤靈符着心前。《風俗通》說五色絲線分別取名長命縷、續命縷、闢兵繒、一名朱索等,在五月五日系在手臂上,可“闢兵及鬼,令人不病溫”。端午又至,在傳承傳統節日習俗的同時,瞭解節日的形成脈絡和文化內涵,此本文之所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