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南京迎來首場人才峯會——紫金山人才發展國際峯會。峯會舉辦當日,正值2020南京創新周專屬創新日——創新型企業家日,因而顯得意義格外深遠。

01

市長邀約:“前浪”“後浪”金陵“乘風破浪”

古都金陵,歷來人才薈萃,從“天下文樞”到“創新名城”,一古一今兩張名片下,追求創新的基因不變,尊才愛才的城市氣質永恆。

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多次指出,人才是最寶貴的戰略資源,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最關鍵要素,誰引進人才多,誰就能佔領未來發展的制高點。要加強人才工作研究,探索集聚高端人才、產業人才、國際化人才、行業特殊人才的有效路徑。

就在昨天舉行的以“讀懂城市創新”爲主題的2020“南京創新周”上,張敬華向全世界發出攜手創新、共贏未來的南京邀約:共做創新名城的合夥人、美麗古都的追夢人!

今天的峯會上,南京市委副書記、南京市市長韓立明分享人才工作三點體會向全球人才再次發出邀約

韓立明說,人才定義城市,有什麼樣的人才就有什麼樣的城市。人才因城市而聚,城市因人才而新,人才是我們這個城市最爲寶貴、最爲核心的生產要素,是推動南京發展最直接、最重要的源泉力量,同時人才向城市加速匯聚也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城市的產業特色、文化特質、人文氣質,不斷塑造着南京這個城市的特徵。

作爲國家東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長三角特大城市、江蘇省省會城市,南京擁有着53所高等院校,80多萬在校大學生,以及衆多的科研院所。有80多位兩院院士,尤其是在全市人口中大學文化程度的佔比位居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第一,規模宏大的科教人才讓南京成了一座大學之城、科教之城、活力之城。“這些年來南京致力於爲科教人才優勢變成發展優勢,把人才數量領先變成質量領先,不斷激活人才的活水、科教的長板,與城市的發展緊密結合實現同頻共振,爲南京在新一輪競爭當中佔據先機,贏得優勢。”

韓立明認爲,人才引領創新,有什麼樣的創新就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在創新名城建設過程中南京始終把人才作爲優先選項,在引才、育才、用才上給予定製化的政策、精準化的保障,及服務好高精尖人才,也注重集聚青年才俊。

目前南京已經集聚了148名科教頂尖專家,344名創新型企業家,以及2862名高層次創業人才,有8名諾貝爾獎,以及鼓勵獎得主115名中外院士選擇在南京創新創業。同時過去兩年南京新增就業參保的大學生人數達到73.28萬人。“這些新南京人的加盟使我們的城市充滿着生機和活力,更成爲南京開放創新最生動的‘註腳’。可以說沒有各類創新人才的‘風雲際會’,就沒有南京創新名城建設的‘風生水起’。”韓立明說。

“人才創造未來,有什麼樣的人才就會有南京什麼樣的未來。”韓立明表示,人才是這個世界最大的發展變量,也是南京未來發展的最重要的動力,南京要擁抱新的時代,就必須敞開胸懷,廣大天下英才。

這些年來,南京堅持把人才作爲第一資源,緊緊圍繞“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有所成”的目標,全力打造人才匯聚之地、成果轉化之地、價值實現之地。圍繞頂尖人才,科技型專家以及各類高層次人才、企業博士人才、應屆畢業大學生,以及其他各類人才,南京搭建了創新創業、追逐夢想的廣闊平臺,定製了資助、獎補等方面的直達政策,提供了安家、就業等方面的現實便利。

“可以說,無論是身懷絕技的前浪還是潛力無限的後浪,都可以在南京乘風破浪。我們將盡最大的努力打造遠來的人才成長環境,滿足人才對未來的無限想象,我們衷心希望更多的人才加入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的建設熱潮,一起成爲創造南京美好未來的追夢人。”

02

深耕全球,人才賦能創新發展

順應創新要素開放流動的大勢,主動融入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和人才鏈,叫響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的口號,努力實現“創新名城、美麗古都”,這是南京近年來孜孜以求的城市發展願景。“圓夢”的路上,蹄疾步穩,成果喜人。

峯會上,來自產、學、研、企、投等多個領域的大咖雲集,南京落地科技項目的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生根出訪國的駐華使節、創新署代表,助推人才國際合作的海外名校和國際組織負責人,關心南京、服務南京的知名企業家代表,雲上發來對南京城市創新的寄語,對峯會開幕的祝賀。一批“生根出訪”人才項目和“百校對接”成果項目現場簽約,展示了南京人才工作的成果,也彰顯了人才對南京的充分認可。

南京獨創的“生根出訪”工作模式,通過赴創新大國、關鍵小國,在全球佈局南京科技合作的“朋友圈”。目前,已在22個國家建立28個海外協同創新中心,在滿滿誠意和含金量高的政策帶動下,達成了一批國際人才合作項目。峯會現場簽約的8項“生根出訪”人才項目,分別來自於以色列、德國、挪威、丹麥等8個國家重點科學家團隊。

來自英諾蘭博-ATS創新中心的亞太區負責人傅嶸,就是通過生根計劃與南京結緣。從決定回來到項目落地開始用運營,基本是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全部做好了準備。爲什麼?“2018年公司備忘錄就提出,5到10年想在國內建應用中心,和生根計劃也算是一拍即合。另一方面,南京周邊環境、配套設施、政策都做的很好,尤其是感受到南京對人才引進有很迫切的願望,在項目落地上南京整體辦事高效性很強。南京瞭解到我們是一個創新型的,能配套服務江蘇的企業時,也對我們表示認可和歡迎。” 傅嶸表示,現在國內整個大環境都很平穩,公司希望把核心技術和設施進一步落實到國內,有機會能在南京建廠,進一步紮根落地。

另外一個模式創新“百校對接”,則面向國內100家重點高校院所選派科技人才專員,構建校地共謀創新、融合發展的生動局面。目前,首批選派32名科技人才專員赴全國重點高校院所駐點對接,落地和在談新型研發機構16家,引進高端人才60人、團隊17個。“百校對接”成果項目12項,覆蓋清華大學、廈門大學、復旦軟件園、蘭州大學、重慶大學技術轉移轉化中心。

武漢理工大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首席教授、博導吳衛國以“百校對接”爲橋樑,領銜綠色智能運輸研究院在南京落地,計劃5年孵化20家企業,用新基建提升船舶傳統產業,利用綠色智能技術提升船舶運輸節能減排。“南京創新氛圍濃,江蘇是水運大省,對船舶和運輸的要求都很高,和學校的強勢學科有匹配度。在南京選派科技人才專員對接學校後,學校能更瞭解南京市的政策和需求,南京的人才計劃、項目計劃、扶植初創基金,都給學校帶來很多幫助。在項目落地過程中,政府、區域的組織部門科技部門,經常關心我們有什麼問題,及時提供幫助。”

03

智者已來,未來可期

“這是一次共謀人才發展的盛會,對提升人才理論研究傳播,拓展人才工作創新實踐,擴大人才發展交流合作,都將產生積極的影響。”中國人才研究會會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何憲說。

峯會邀請了一批在產業人才領域浸淫多年、享譽國內外的領軍企業家、一線投資人和人才研究員,共話南京創新人才發展。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郭繼軍,毅達資本董事長應文祿,智聯招聘CEO郭盛、火山石資本管理合夥人章蘇陽,上海社科院人力資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汪懌……圍繞“未來產業趨勢和人才創新突破”這一主題,專家以專業視角、精準思辨和一線實踐,多維度解讀了後疫情時代的產業流動趨勢和人才破局關鍵,爲與會嘉賓帶來一場思想的盛宴。

今年是“十四五”人才發展謀劃之年,也是長三角協同創新向縱深推進的關鍵一年。

峯會上,南京聘請了10位專家擔任南京市人才戰略發展顧問,包括: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南京歐美同學會會長 郭萬林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 郭繼軍

毅達資本董事長 應文祿

智聯招聘CEO 郭盛

復旦大學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姚凱

思愛普(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 張斌

……

他們將爲南京創新發展“建言獻策”,爲南京招才引智“量體裁衣”。

此外,由江蘇自貿區南京片區發起倡議,在峯會上南京片區和上海臨港新片區、浙江舟山片區3家一道,共同發佈《長三角區域自由貿易試驗區人才創新發展共識》,圍繞理念創新、人才改革、協同治理、生態營造,打造長三角人才改革共同體和先行區,爲區域協同創新發展布局人才環境的“新基建”。

正如此次峯會主題所言:有智者,創未來。

南京,智者已來,未來可期。

延伸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