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央行最新公佈,6月LPR利率:1年期LPR爲3.85%,5年期LPR爲4.65%。較上月持平。

引起業內關注的是,此次LPR報價維持不變,也是LPR改革以來,第二次出現連續兩個月LPR報價未下調的情況。

其實對於本月LPR報價的“按兵不動”,市場早有預期。

6月15日MLF利率較上月持平

目前,央行最重要的“政策利率”爲1年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上次央行操作1年期的MLF是在5月15日,利率爲2.95%,總量是1000億元。6月15日,央行發起的MLF利率也是2.95%,較上個月持平,總量是2000億元。

從去年8月份LPR改革以來的調整規律來看,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利率是LPR報價的主要參考基準,LPR報價與MLF利率往往聯動調整。央行此前也曾明確宣佈:LPR利率水平,主要參考1年期MLF的利率水平。所以,1年期MLF利率的不變,也意味着本月LPR利率極大可能不會變動。

6月18日,央行發佈公告,爲維護半年末流動性平穩,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200億元逆回購操作,此次逆回購包含兩個期限品種——7天期和14天期。

其中,14天逆回購中標利率爲2.35%,較此前下降20個基點。這是自今年2月以來,這是央行首次開展14天期限逆回購,並實現中標利率下行。同時這也是時隔2個月後,央行再次“降息”,前一次爲4月份中期借貸便利(MLF)“降息”。

分析人士指出,央行重啓14天逆回購“降息”,其實只是一次補降。因爲在之前,7天期的逆回購操作利率已經降了20個基點。而事實上,在此前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之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也已經跟着下調了。因此這次央行“降息”僅僅是把之前沒降的降下來,並不是新一輪降息。

此外,開展14天期限逆回購,主要爲緩解季度末流動性趨緊的現象,保障流動性在半年末時點的合理充裕,穩定資金面波動;而進行該期限逆回購的“降息”,另一方面也有對沖近日特別國債招標發行的意圖。

下半年房貸利率還能再降嗎?

6月“降息”再次落空,釋放了什麼信號?是否意味着本輪降息週期要結束了?

其實,本次LPR報價保持不變,是綜合了多種因素的結果。今年上半年,央媽採取了一系列的寬貨幣的操作,以緩衝疫情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並在2月和4月分別降息。

但剛剛過去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再提“房住不炒”: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綜合近幾年政府工作報告對房地產的表述來看,2018年提及了“房住不炒”,2019年爲“穩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 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等。

而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重提“房住不炒”,說明穩定市場仍然是導向。

其實今年以來,“房住不炒”就頻頻出現,先後現身於權威會議、央行報告和兩會政府工作報告,足以說明樓市調控的底線仍在。

但是,政府工作報告談及貨幣政策時也提到: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綜合運用降準降息、再貸款等手段,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

從表述來看,筆者認爲,降息降準還是主要趨勢,至於什麼時候降,降多少,也許央行有自己的判斷。

而且當下疫情出現了反覆的現象,將促使降息降準成爲大概率事件。因爲受疫情影響,嚴格的封停措施導致社會的週轉速度下降。而爲了恢復經濟活力,增加流動性,擴大內需,是接下來經濟工作的重點方向。而疫情下,社會流動、活動受較大程度的影響甚至中斷,各國刺激經濟的手段其實已經被限定了,利率必然要有一段時間處於下降通道。

因此,長期來看,LPR利率小幅下調狀態大概率將持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