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錯,漢景帝時期比較倚重的大臣,在爲大漢籌謀集權的道路上,終究沒有能抵過諸侯的裹挾,成爲了平息諸侯怒氣的出氣筒,被腰斬於市集,漢景帝殺晁錯到底冤不冤?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相對的,爲什麼這麼說?不妨一起分析看看。

在諸侯眼裏的晁錯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這是晁錯給漢景帝的諫言,其大意是諸侯國的勢力版圖被大漢的朝廷還要大,目前朝廷內的開支很難維持諸侯各國的需求,而且吳國劉濞光靠鹽業就可以富可敵國,現在削藩其危害比較小,時間一久諸侯成了氣候,那時再來削藩將是困難重重。這樣的提議對於漢景帝而言卻是不是什麼諂媚之言,而是潛在的大隱患,於是削藩從相對薄弱的諸侯開始了,於是漢景帝的一紙詔令下達了,其內容爲:削奪趙王的常山郡、膠西王的六個縣、楚王的東海郡和薛郡、吳王的豫章郡和會稽郡。

這下晁錯成了漢景帝新政的堅實支持者,但是他晁錯也成了諸侯各國的眼中釘,道理很簡單,已經觸碰到了他們的利益,在晁錯到諸侯各國調研之時,各國不免會有負面之言,而這些晁錯都聽在耳朵裏,看在眼裏。於是削藩之策便應運而生了,其實晁錯的這番做法不僅諸侯不認可,就連晁錯的父親都滿懷擔憂,都說過:劉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歸矣!意思是你的一片公心,到頭來換得的卻是自己家族的傾覆之危。也正因爲如此,以吳楚聯軍組成的“問罪”之師,直接打出“清君側誅晁錯”的口號。對諸侯而言,晁錯實在是罪惡之首,理當被問罪。

在漢景帝眼裏的晁錯

《漢書·袁盎晁錯傳》:上善之,於是拜錯爲太子家令。以其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曰“智囊”。

意思是漢景帝還是太子之時,晁錯就被視爲是“智囊”。那麼晁錯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在漢文帝時期,晁錯就針對匈奴頻繁騷擾邊界提出了移民實邊的政策,得到了漢文帝的肯定。也正因爲此,晁錯被後來的漢景帝更爲倚重。對於晁錯這樣的良師在景帝繼位之後,更是頻頻問計於他,對他信任程度可以說是無以復加。晁錯的仕途也是火箭般提升,做到了御史大夫,這可是三公之列。爲什麼漢景帝對晁錯如此信任?有才而且一片公心!這也是爲什麼他父皇劉啓會讓他晁錯從太子舍人一直做到門大夫,甚至是後來升爲博士。

大漢朝廷在經過漢高祖,漢惠帝及漢文帝之後,朝廷內政相對而言是趨於平穩的,但是外部的匈奴方面給予的壓力卻絲毫未減輕。爲什麼沒能對匈奴用兵?晁錯給出的答案便是諸侯的因素。不可否認,在內憂外患之下,想有所作爲顯然是不太現實!那麼只有縮小諸侯的錢,權,人三方的核心,纔會讓大漢的內政做到越發強大,這樣對外部禦敵能做到兵精糧足,國庫充盈,真要動手也纔有底氣。

很顯然,晁錯的構想符合漢景帝對內對外的政策安排。所以,對於漢景帝而言,晁錯是治世良才。可惜的是晁錯在建議削藩之時,後備方案明顯不足,導致諸侯以此爲由與朝廷現成抗衡。在諸侯七國之亂的壓力下,晁錯被漢景帝推出去腰斬於市,一則是平息各方的怒氣,二則,給滅掉諸侯聯軍反抗朝廷的理由。

晁錯自己又是怎麼看的?

《漢書·袁盎晁錯傳》:錯殊不知。乃使中尉召錯,紿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

這是晁錯被漢景帝下令處決時的情形,說的是晁錯接到漢景帝的命令在上朝的路上被拿下,直接被斬殺於市集,事情看上去很突然,但是晁錯會渾然不知嗎?恐怕不是!首先,前面已經提及他父親不惜自殺想喚醒晁錯的改革決心,但是晁錯依舊沒有被勸住,他父親說的話顯然是有道理的,說出了最爲重要的八個字:疏人骨肉,口讓多怨!意思是你晁錯幫着皇帝做事,其實結果必然是慘淡的,因爲你這麼做就是在離間劉姓骨肉,到最後有誰會說你的好?此言一語成讖,到最後漢景帝果然將晁錯推了出去。

其次,在提出削藩諸侯的不良結果出現之時,晁錯又一次錯了!錯在不應該在如何應對諸侯聯軍之時,讓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卻在大後方。這樣的推薦之言,可以理解爲穩定後方,但時反過來要說了,你晁錯捅下的馬蜂窩難道不應該正面去應對麼?直接讓皇帝與諸侯對抗,一方面很難說朝廷就有必勝的把握,另外一方面,皇帝都御駕親征了,那麼就等於說與諸侯徹底撕破臉,不管是平定叛亂還是被平定,都沒有後路可退。

最後,晁錯自己應該覺得很冤。爲什麼這麼說?自己提出了這些都是基於當時的朝廷情況,給出了改革弊政的方案而已,漢景帝是決策者,自己頂多是策劃者,自己額公心最後卻換來被斬殺的命運,說他晁錯能毫無怨言慷慨赴死說出去誰信?當然了,晁錯之死背後也反映出他人緣不是太好,從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他就可見一斑。

總結:其實說冤枉不冤枉是相對的,對於他的同僚而言,晁錯該死;對他自己而言,有點憋屈;對漢景帝而言,晁錯之前表現不錯,但是在削藩全盤的計劃中,確實存在明顯後備不足的情況,只能犧牲他成全大漢的後續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