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作爲一種商業平臺或者說商業渠道,已經與實體經濟相依相偎,這已經是今天人盡皆知的事情。

隨着近年來國內電商經濟的存在形式更加多樣、內涵與外延更爲寬廣,電商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關係也在發生着微妙的轉變,但“反哺”始終是兩者之間的緊密紐帶。

如果說早期的電商狂暴發展,對實體經濟造成了一些擠壓,那麼今天電商經濟與實體經濟,關係已經徹底正常,正朝着機遇共享、風險共擔、攜手發展的方向發展。

特別是2020年席捲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增加了“反哺”這個詞在人們心中的分量。

大大小小的企業停工停產,無數工薪族只有最基本收入乃至於沒有任何收入——這種情況對於實體經濟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直到4-5月份,國內疫情形勢逐漸放緩,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針對經濟復甦的“組合拳”相繼打出,沉甸甸的重任就落在了電商肩膀上。

經濟復甦的前提是消費復甦,而消費復甦也伴隨着產能的復甦,電商對於消費慾望的刺激作用開始強勢顯現。

隨着618年終大促的到來,電商呈現出爆炸般的發展態勢,“報復性消費”佔據大頭,而大量訂單的背後則是需求的極度旺盛,像一針強心劑讓實體經濟瞬間恢復生機。

在這種全國擰成一股繩的大背景中,電商平臺也只有選擇開放合作、兼容幷包,才能最大限度的刺激消費、提振信心、幫助實體經濟恢復往日水平。

但開放合作也並不僅僅是吸納更多商戶、招徠更多品牌那麼簡單,更多的是針對供應鏈與渠道而言的。例如5月底京東與快手達成的合作,使得快手的流量快速變現,而京東也覆蓋了“直播”這一零售場景的龐大客流;

兩家啓動的百億補貼也給消費者提供了大量優惠。不難看出,一個做電商的,一個做直播的,看似沒什麼交集的兩個平臺,在開放合作的思潮下也能開闢新的土壤。

既然要反哺實體經濟,就得覆蓋實體經濟的各種消費場景。目前,京東在線下渠道已經擁有京東超市、山姆、沃爾瑪、京車會、京安途、倍耐力、殼牌等商超百貨與汽車養護等領域,線上訂單、線下服務已經成爲人們熟知的方式。

以多業態爲背書、以大數據捕捉需求、零售與生產融爲一體,這種模式顯然能最大限度的發揮電商快準狠、實體注重場景消費的優勢,促進實體經濟更快恢復。

應該可以說,反哺實體經濟,就要把“開放”作爲核心關鍵詞,同時從根本上摒棄老舊的對抗思想。儘可能多的選擇優質合作伙伴、爲社會大衆提供儘可能多的生活服務場景與產品,這纔是反哺實體經濟的“捷徑”。

相反的,在發展中到處設立條條框框、對合作品牌設立過多門檻,甚至大搞“二選一”、抹黑競爭對手,這種故步自封的行爲將會讓電商經濟與實體經濟更加割裂,“反哺”也將無從談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