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市最近又“炸”了,394套房源,9000人蔘與搖號,凍結資金高達90億;。而在早些時候,杭州樓市出現的萬人搖號,同樣火爆了樓市。而這一切的背後,大家似乎都歸咎於新舊房市場價格的倒掛,買到就是賺到的思維催生大量的購房熱潮。

新房限價被稱爲這輪樓市調控中剛需最大的福音,因爲大多數購房者對新房的喜好遠高於二手房,價格的限制能幫助他們更快的上車。但同樣,價格的限制,導致與二手房價格的差異,更多的購房者開始湧向新房市場。

以北京爲例,近一年北京新房市場的均價都控制在4.5萬左右,而二手房市場的均價卻高達5.8萬,兩者相差將近1.3萬,一套百平米的房子買入即能賺100萬。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情,誰都會想參與。很多人可能擔心樓市另一個政策,那就是限售。北京現在基本都是按5年限售,從哪到房本開始計算持有時長。按當下的建房速度,基本上從購入到可售也就7年時間。怎麼算,也不會在7年的時間跌幅達25%,即使算上通脹也不會有這麼高。

既然新房市場的限價措施給市場帶來如此影響,那應該取消嗎?

個人認爲可以取消了,因爲最初的限價措施是爲了解決剛需的購房問題,但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剛需的購房問題沒解決,反而催生新房的炒房潮。

而真正要解決剛需的購房問題,並不僅僅是限價,更重要的是供給。深圳這次的樓市熱潮,就顯現出房子的供給短缺問題非常嚴重。只有發現房子供不應求,價格還有上漲空間,纔會有投資者青睞。一線城市作爲年輕人奮鬥首選的城市,更多的住房需求導致近些年供應不足的問題凸顯,尤其是資源分配不均,供應不均衡的問題更是讓他們的購房選擇越來越難。

客觀而言,限價措施是有爲市場經濟準則規律的。原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表示,針對房地產市場而言,在房地產長效機制正式確立之前,採取一定的短期措施是十分必要的,但在一切“限”的東西里,他並不贊成採用限價的辦法,因爲限價是限制了市場價格機制本身,容易出現“走後門”“員工購買倒出去”等現象。同時,限價在成本上漲的當下,只會讓開發商推行偷工減料、降低房子品質的措施來降低企業成本。而房價本就處在上升趨勢當中,面對升值的房子,只會鼓勵大家去炒房。

當然,不能完全的否定限價給市場帶來的積極作用。限價措施的出臺,最關鍵的就是打擊了開發商的積極性,不再是從源頭開始炒作市場,對市場的行爲更加的理性。同時,也從源頭規避市場違規操作的可能,限制房價過快過高的上漲。而且不可否認,限價對剛需購房者來說,確實是福音。

對待樓市,不僅僅是一個“限”字就能解決所有問題。我們更應該理性看待市場,高房價是如何催生的,炒房者又是如何炒作樓市,這些都是需要面對的問題。僅依靠一刀切的調控,並不能對樓市產生長期的作用。市場參與者對政策都有一個過渡期,只要時間一過,熱潮就會湧來。面對下一個熱潮,樓市的政策調控手段顯然就不會再適用。

現如今存在於市場的各種政策手段,在未來某個時段都會取消,只不過是時間問題。另外,一套完整的房地產長效機制的建立,也是給樓市穩定發展保駕護航的籌碼。相信,未來我們會看到一個更加穩定、健康的樓市!

相關文章